字好书
鹧鸪天(清明)

《鹧鸪天(清明)》

时间: 2025-04-28 03:09:11

诗句

燕子时时度翠帘。

柳寒犹未褪香绵。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情默默,恨恹恹。

东风吹动画秋千。

拆桐开尽莺声老,无奈春何只醉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11

原文展示

鹧鸪天(清明)
作者:周密 〔宋代〕

燕子时时度翠帘。
柳寒犹未褪香绵。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情默默,恨恹恹。
东风吹动画秋千。
拆桐开尽莺声老,无奈春何只醉眠。


白话文翻译

燕子时常飞过翠绿色的帘子。
柳树依旧寒冷,香味还未消散。
落花满地,街巷中到处是雨,新点燃的火焰在楼台上升腾。
心中默默地思念,满怀的怨恨。
东风轻轻吹动秋千。
梧桐树的花瓣已然凋落,黄莺的歌声也已衰老,
无奈春天的来临让我只能沉醉于梦中。


注释

  • 燕子:燕子在古诗中常作为春天的象征,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翠帘:指绿色的窗帘,代表春天的生机。
  • 柳寒:柳树在春天仍带有寒意,象征着春天的迟缓。
  • 香绵:指柳树的香气,如丝绵般缠绵。
  • 落花:春天花落的景象,常常象征着无奈和伤感。
  • 新火:指新点燃的火,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 情默默:心中隐秘的情感,无法言表。
  • 恨恹恹:形容因思念而感到忧伤和怨恨。
  • 东风:春天的风,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 拆桐:指梧桐的花已凋落。
  • 莺声老:黄莺的歌声已不再清脆,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醉眠:沉醉于梦中,无法自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1298),字宗道,号无尽,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及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感情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尤其在词方面成就显著,受到了当时文人和后世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鹧鸪天(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清明作为传统节日,寓意祭祖扫墓,带有浓厚的怀旧感和对逝者的缅怀。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周密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与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清明)》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们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燕子、柳树、落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却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首句“燕子时时度翠帘”描绘了燕子频繁飞舞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活力。而“柳寒犹未褪香绵”则体现了春天的迟缓,给人一种温柔但又略显无奈的感觉。

随着情节的发展,落花与雨水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常与变迁。诗人情感的转折在“情默默,恨恹恹”中显露无遗,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惆怅。后半部分描绘了东风轻拂、秋千摇曳的情景,生动地体现了春日的乐趣,但同时“拆桐开尽莺声老”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无奈春何只醉眠”更是将思念与无奈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周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子时时度翠帘:燕子时常飞过窗帘,象征春天的生机。
  2. 柳寒犹未褪香绵:柳树在寒风中依旧散发着香气,形容春天的迟缓。
  3.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落花满地,门巷中到处是雨,新点燃的火焰弥漫在楼台上。
  4. 情默默,恨恹恹:内心思念默默无言,满怀怨恨的情绪。
  5. 东风吹动画秋千:春风轻轻摇动着秋千,展现春天的乐趣。
  6. 拆桐开尽莺声老:梧桐花瓣已然凋落,黄莺的歌声也逐渐老去。
  7. 无奈春何只醉眠:无奈这个春天只能沉醉于梦中,无法自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绵”形象地比喻了柳树的香气。
  • 拟人:如“东风吹动画秋千”,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情默默,恨恹恹”,形成了对称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怅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柳树: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 落花:象征着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子”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生机与希望
    C. 悲伤与思念

  2. 诗中的“情默默,恨恹恹”是什么意思? A. 高兴和快乐
    B. 默默思念与怨恨
    C. 愤怒与不满

  3. “新火楼台处处烟”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烧水
    B. 烧饭
    C. 新点燃的火焰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与战乱的对比。
  • 《清明》:杜甫的另一首诗,表达了对清明节的思考与缅怀。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鹧鸪天(清明)》均以春天为背景,但前者更注重战乱中的感慨,后者则侧重于春天的美丽与人们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周密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将赴江左早发长清行二百里宿宁阳简同行阿广庭农部 其一 残梦 春日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 赵子固水仙图 禅坐书怀 寄题永丰刘氏暖翠亭 其一 喜赵顺昌官满来归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出三洪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师有名 三撇旁的字 包含兼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嘻嗟 怏怏不服 闹装带 乛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流脍人口 捷业 谗杀 皮不存而毛焉附 科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