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11
鹧鸪天(清明)
作者:周密 〔宋代〕
燕子时时度翠帘。
柳寒犹未褪香绵。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情默默,恨恹恹。
东风吹动画秋千。
拆桐开尽莺声老,无奈春何只醉眠。
燕子时常飞过翠绿色的帘子。
柳树依旧寒冷,香味还未消散。
落花满地,街巷中到处是雨,新点燃的火焰在楼台上升腾。
心中默默地思念,满怀的怨恨。
东风轻轻吹动秋千。
梧桐树的花瓣已然凋落,黄莺的歌声也已衰老,
无奈春天的来临让我只能沉醉于梦中。
周密(1232-1298),字宗道,号无尽,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及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感情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尤其在词方面成就显著,受到了当时文人和后世的广泛赞誉。
《鹧鸪天(清明)》创作于清明时节,清明作为传统节日,寓意祭祖扫墓,带有浓厚的怀旧感和对逝者的缅怀。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周密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与生命的感慨。
《鹧鸪天(清明)》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们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燕子、柳树、落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却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首句“燕子时时度翠帘”描绘了燕子频繁飞舞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活力。而“柳寒犹未褪香绵”则体现了春天的迟缓,给人一种温柔但又略显无奈的感觉。
随着情节的发展,落花与雨水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常与变迁。诗人情感的转折在“情默默,恨恹恹”中显露无遗,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惆怅。后半部分描绘了东风轻拂、秋千摇曳的情景,生动地体现了春日的乐趣,但同时“拆桐开尽莺声老”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无奈春何只醉眠”更是将思念与无奈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周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怅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感伤。
诗中“燕子”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生机与希望
C. 悲伤与思念
诗中的“情默默,恨恹恹”是什么意思?
A. 高兴和快乐
B. 默默思念与怨恨
C. 愤怒与不满
“新火楼台处处烟”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烧水
B. 烧饭
C. 新点燃的火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