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23
浪淘沙
新雨洗晴空。碧浅眉峰。翠楼西畔画桥东。
柳线嫩黄才半染,眼眼东风。绣户掩芙蓉。
帐减香筒。远烟轻霭弄春容。
雁雁又归莺未到,谁寄愁红。
新雨洗涤了晴空,淡淡的碧色似眉峰。
翠楼在西边,画桥在东边。
柳枝的嫩黄刚刚染上,微风拂动着眼前景象。
绣制的门扇半掩着芙蓉花。
香筒的帐子已经减少,远处的烟霭轻轻起伏,弄得春色愈加迷人。
大雁已归来,而黄莺还未到,谁能寄来我的愁苦和思念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密(1250年-1315年),字廷照,号梅溪,宋代诗人、词人,著有《东周列国志》等。其词风清丽,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抒发人情感怀。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中,感受到时局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无奈,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愁思。
这首《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春雨过后的美丽景象。诗开头以“新雨洗晴空”引入,清新而明亮,给人一种洗净尘埃后的清爽感。接着,诗人以“碧浅眉峰”描绘出山色的淡雅,显示出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翠楼西畔画桥东”,则通过空间的层次感,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诗中的柳线嫩黄、眼眼东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细腻入微。
在情感层面,随着景色的描写,诗人内心的愁苦逐渐浮现。尤其是“雁雁又归莺未到”,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与等待的无奈。大雁归来,代表着秋天的临近,而莺迟迟未到,意味着春天的离去,构成了时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愁。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宋代词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雨后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雨洗晴空”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暴风雨
B. 清新明亮的天气
C. 黑暗的天空
D. 灰蒙蒙的雾霭
“雁雁又归莺未到”中,雁和莺分别象征什么?
A. 春与秋
B. 秋与冬
C. 春与夏
D. 秋与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