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34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潇潇。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
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在河边远望那丛林中的庙宇,春雨来时庙前的景象。
楚山上鸟儿飞得很慢,兰舟轻轻划过,心中对别离的伤感。
哪里能听到杜鹃不断鸣叫的地方,鲜艳的花朵已绽放得如血般红。
美人轻轻梳妆,愁苦无比,百花芳草正值佳节。
孤零零的庙宇面对寒冷的潮水,西陵的风雨潇潇而来。
谢娘倚靠着兰舟,泪水如同千条细丝流下。
黄昏时分愁苦的心情令我思念归乐,早梅的香气弥漫在山郭。
回首两情的凄凉,离魂飘荡无处可归。
铜鼓声声唤神灵降临,满庭的幡旗随风摇曳。
水边的村庄和江边的风雷交错而过,楚山如画,烟雾缭绕。
离别的橹声显得格外萧索,美人的容颜愁苦,妆容淡薄。
青麦在燕子飞舞中轻轻摇曳,卷起帘子愁苦地对着珠阁。
温庭筠,字飞卿,号湘莲,唐代著名诗人、词人。生于约812年,卒于约866年,是晚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温庭筠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影响深远。
《河渎神》创作于温庭筠的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士人多感忧愤与离愁。诗中借助河渎神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思乡乃至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惆怅,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河渎神》是温庭筠情感细腻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春雨、楚山、杜鹃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首句“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便设置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春雨润泽下的庙宇,给人以一种静谧而又略显落寞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鸟飞、兰舟、杜鹃啼等自然景象,反映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何处杜鹃啼不歇”一句,点明了杜鹃鸣叫的无尽,象征着离别的痛苦,令人感受到那种无法言喻的孤独与伤感。“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则通过描绘美人和花草的对比,加深了节日中的孤独感。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描绘了美人的愁苦与离别的伤感,情感愈加浓烈。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温庭筠对人事离合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爱情及离别的深刻反思,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思念的深刻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向往。
《河渎神》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温庭筠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兰棹”指的是什么?
A. 船桨
B. 兰花
C. 竹子
D. 亭子
“何处杜鹃啼不歇”的意思是?
A. 杜鹃鸟在鸣叫
B. 杜鹃鸟在睡觉
C. 杜鹃鸟飞走了
D. 杜鹃鸟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