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9:47
风林石歌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闻君家有风林石,
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
偃蹇常如负风力。
置之坐侧野意生,
静听若有飕飕声。
忽疑身世在丘壑,
使我萧然无俗情。
黄金白璧岂非好,
子直视之不为宝。
听说你家有风林石,
上面刻着无痕的画,没有痕迹。
它们的形势柔和,似乎都向左倾斜,
像是常常背负着风的力量。
将它们安置在一旁,野趣自然生发,
静静听着,似乎有飕飕的声音。
我忽然怀疑自己的身世在这丘壑之间,
使我心中萧然,不再有俗世的情感。
黄金和白璧难道不是珍宝吗?
你直视它们,却不把它们当作宝物。
作者介绍:司马光,字君实,号冲之,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提倡儒家思想,强调治国理政和历史教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之时。诗人通过对风林石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物质的淡泊。
《风林石歌》是司马光在自然美景面前所产生的清新情感的体现。诗中通过描绘“风林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漠态度。开篇即以“闻君家有风林石”引入,表达了对朋友之家的向往与好奇。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镌刻无痕画无迹”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自然之美的无形与无迹,正如人生的真谛往往难以言表。
诗中提到的“偃蹇常如负风力”,则将自然的力量与风的轻柔结合,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接着,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相融合,静听“飕飕声”,似乎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心灵也随之沉静。最后两句“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则是对物质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财富的轻视,突显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洁与超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财富的看法,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财富的淡泊。诗人通过对风林石的描绘,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欲望的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风林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然之美
C. 人生哲学
答案:B
诗人对“黄金白璧”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淡泊
C. 嫉妒
答案:B
“静听若有飕飕声”中的“飕飕声”指的是什么?
A. 人声
B. 风声
C. 水声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