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19
八月过西林一首
—— 王阮 〔宋代〕
似应水鹭有前期,装点秋原景最宜。
落雨败梧随沆瀣,牵风寒藻舞沦漪。
流旋碧玉渠初满,剥尽黄花稻已衰。
海里是非休苦恼,不如学取步兵痴。
在这个季节,水边的白鹭似乎应该有某种期盼,正好衬托出秋天的原野景色最为合适。
落雨后,败梧的叶子伴随着沆瀣(雨水),飘落在地;寒风牵动着水中的藻类,摇曳在涟漪之中。
流转的碧玉色的水渠初满,金黄的稻花已然凋零。
海中的纷争是无用的烦恼,倒不如学习步兵那种无忧无虑的痴迷。
王阮,生活在宋代,是一位以诗词闻名的文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八月,正值秋季,诗人游历西林,受到秋天景色的启发,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八月过西林一首》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风光。诗的开头以“水鹭”入题,水边的白鹭为秋天的景色增添了生动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落雨败梧”和“牵风寒藻”的描写,展示了秋雨带来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美丽。
在中间的两句中,诗人提到“流旋碧玉渠初满”和“剥尽黄花稻已衰”,对比了水的丰盈与稻谷的衰败,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季节的更替。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成熟与凋零,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诗人以“海里是非休苦恼”作结,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强调与其沉迷于纷扰,不如享受自然的宁静。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生命变化的感悟,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淡然,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哲学。
诗中的“水鹭”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步兵痴”表达了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