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1:42
洞仙歌 弋阳江晚眺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弋阳江路,岸远烟笼树。
古塔晚霞黛岚处。
雨后閒凝伫,听觅侣归鸦凄惋,
四野虫鸣天暮。
经年嗟倦旅。
极目长空,云映波光月眉吐。
两岸隐隐荻芦,过眼风花如梦寐,
蛙声城鼓。
那消得杜鹃一声声,
似唤起离人,不如归去。
在弋阳江的道路上,远处的树木被烟雾笼罩。
古老的塔在晚霞和黛色的山峦之间。
雨后我闲静地站着,听着归来的乌鸦悲哀地叫唤,
四周虫鸣声响起,天色渐暗。
多年在外的我感到疲倦。
极目远望,长空之上,云彩映照着波光,月亮的眉梢微微露出。
两岸的芦苇隐隐可见,眼前的风花如同梦境,
蛙声如同城中的鼓声。
那杜鹃的啼声,一声声地响起,
仿佛在召唤离人,不如早早归去。
作者介绍:陈逸云(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在外游历之时,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洞仙歌 弋阳江晚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交织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弋阳江的美丽景色。诗中“岸远烟笼树”描绘了朦胧而又神秘的自然,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同时,古塔在晚霞映衬下,高耸而宁静,增强了诗的层次感。通过“雨后闲凝伫,听觅侣归鸦凄惋”,作者将心境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随着诗意的展开,游子的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中“经年嗟倦旅”道出了游子的疲惫与无奈,而“极目长空,云映波光月眉吐”则展现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最后,杜鹃的啼叫似乎在唤起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让人倍感惆怅。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映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游子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归去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塔”位于哪里?
“四野虫鸣天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杜鹃的叫声在诗中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