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8:40
洞仙歌 其二 晓过莺脰湖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悲凉屈宋,重过吴江道。
小市鱼虾恼清晓。
想蛟龙睡稳,千顷晴澜,
风色好霜后白蘋花老。
角巾还故土,烟月谁争,
一苇凌波胜蓬岛。
茶灶笔床随意具,
呼取樵青,芼莼丝浊醪须倒。
看双丸寒暑织如梭,
羡湖笛渔榔,白头翁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清晨经过莺脰湖时,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绪。他回想起当年屈辱的历史,重走吴江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哀伤。小市镇上清晨的鱼虾让人心烦,诗人想象蛟龙在水面下安稳地睡着,湖面上一片晴朗,风景如画,霜后的白蘋花也显得苍老。诗人戴着角巾,依然眷恋故乡,烟雾弥漫的夜色中,谁又在争夺这份静谧呢?他希望坐在小船上,胜过蓬莱仙岛。无论茶灶和书桌怎么随意摆放,他都能感到惬意,呼唤樵夫,品尝清酒,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他看见岁月如梭,羡慕那在湖边吹笛的渔翁与白头翁媪,心中满是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尔堪(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仰山,清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丽洒脱,常以自然为题材,借景抒情,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洞仙歌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游历与感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首《洞仙歌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更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个人的情感波动。开头几句通过“悲凉屈宋”引出对历史的感慨,紧接着描述吴江的清晨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意象非常丰富,如“蛟龙”、“白蘋花”等,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诗人在描绘湖边生活的同时,也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湖笛渔榔,白头翁媪”的场景,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悲凉屈宋,重过吴江道。
表达了对历史的沉痛回忆与感慨。
小市鱼虾恼清晓。
描绘清晨市场的喧闹与烦恼,反映诗人的心情。
想蛟龙睡稳,千顷晴澜,
想象蛟龙在宁静的湖面下安睡,象征着一种安宁与和谐。
风色好霜后白蘋花老。
描绘了霜后的美丽景象,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角巾还故土,烟月谁争,
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夜色中的宁静令人向往。
一苇凌波胜蓬岛。
通过小舟在水面上轻盈地漂浮,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茶灶笔床随意具,
描绘了诗人的随性生活状态。
呼取樵青,芼莼丝浊醪须倒。
呼唤樵夫,饮酒的悠闲生活,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看双丸寒暑织如梭,
诗人感受到岁月匆匆流逝,令人感慨。
羡湖笛渔榔,白头翁媪。
通过最后的羡慕,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寒暑织如梭”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同时,诗中通过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屈宋”是指什么?
“一苇凌波胜蓬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岁月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