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秋日独游某氏园

《洞仙歌 秋日独游某氏园》

时间: 2025-04-27 20:57:06

诗句

一晌闲缘借。

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

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

秋光取次披图画。

恣远眺、登临台与榭。

堪潇洒。

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

忍把。

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

残蝉肯共伤心话。

问几见斜阳衰柳挂。

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

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

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06

原文展示

一晌闲缘借。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秋光取次披图画。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堪潇洒。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忍把。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残蝉肯共伤心话。问几见斜阳衰柳挂。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

白话文翻译

借着闲暇的时光,我悠然自得,缓慢地漫步,消愁之余,欣赏这美景。花儿迎接着我走过的曲径,鸟儿在林间欢叫。秋日的阳光洒落下来,宛如披上了一幅画。我恣意地远眺,登上台榭,感受这洒脱的气息。然而,想到断了的征鸿,心中的幽恨又不断缠绕。忍不住在鬓边的影子里,袖子上泪水寒冷,露草和烟雾交织,留下杜牧的狂吟,误以为是年轻时的游冶。残蝉愿意和我诉说伤心的话语。问问几次见到斜阳映照衰柳挂在枝头,谁来慰藉我呢?到了重阳节,插菊和携带萸的事情真假难分。酒更贳更有约在东篱下。怕是错过了霜降的消息,梦沉沉,人却在西风中孤寂。

注释

  • 闲缘:闲暇的缘分,指在闲暇时光中所感受到的愉悦。
  • 消愁:排解忧愁。
  • 迎径曲:迎接我的小路弯弯曲曲。
  • 取次披图画:随意地欣赏秋光如画的景色。
  • 潇洒:形容人的洒脱自然。
  • 征鸿:指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
  • 杜牧:唐代诗人,著有《秋夕》等诗作。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传统上有插菊的习俗。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表示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字仲翔,号天池,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体现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独游、闲适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洞仙歌 秋日独游某氏园》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季,诗人独自游览某位朋友的园子,借着秋日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感慨。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离别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 秋日独游某氏园》展现了清代诗人况周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开篇以“闲缘借”引入,展现了诗人在秋日闲游的轻松心情,接着用“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描绘出幽静的园林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的中段,诗人恣意地欣赏秋光,登高远眺,然而内心却因“脉断征鸿”而生出幽恨,表现了对离别与过往的思考。后半部分,诗人用“残蝉肯共伤心话”表达了他与自然的共鸣,斜阳与衰柳的意象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最后“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流露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晌闲缘借”:在闲暇的时光里,借助这段时间独自游玩。
  2. “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随意行走,放慢脚步,借此消愁。
  3. “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小路旁迎接我的花朵,树林中鸟儿在欢叫。
  4. “秋光取次披图画”:秋日的阳光像画一样洒落。
  5. “恣远眺登临台与榭”:随意远眺,从台榭上欣赏风景。
  6. “堪潇洒”:感叹这洒脱的心情。
  7. “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奈何思念的鸿雁已断,内心的幽恨缠绕不去。
  8. “忍把鬓丝影里,袖泪寒边”:忍不住在鬓边的影子里流泪,泪水寒冷。
  9. “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将露草和烟雾交织的景象寄托在杜牧的诗句中。
  10. “误作少年游冶”:将这景象误认为是年轻时的游冶。
  11. “残蝉肯共伤心话”:残留的蝉愿意与我分享伤心的故事。
  12. “问几见斜阳衰柳挂”:问问几次见到斜阳照在衰柳上。
  13. “谁慰藉,到重阳”:谁来安慰我呢?重阳节即将来临。
  14. “插菊携萸事真假”:插菊和携带萸的事情真假难分。
  15. “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酒愈加美好,东篱下的约定更加珍贵。
  16. “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害怕错过霜降的消息,梦境沉沉,人却在西风中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光披图画”,将秋光比作画卷,生动形象。
  • 拟人:如“鸟呼林罅”,赋予鸟儿以人类的行为,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如“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形成对称句式,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秋日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与孤独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在游园的闲暇中,虽有美景相伴,却难以掩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带来淡淡的忧伤。
  •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念,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
  • 菊花与萸:代表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暗示人生的聚散离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借助何种自然元素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 A. 花和鸟
    • B. 风和雨
    • C. 山和水
    • D. 月和星
  2. “奈脉断征鸿”中的“征鸿”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
    • B. 壮志
    • C. 归乡
    • D. 游玩
  3.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快乐
    • B. 思念
    • C. 重聚
    • D. 忘却

答案

  1. A. 花和鸟
  2. A. 离别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感,然而李白的诗更多是对酒的豪放与洒脱,而况周颐则是对秋日景色的深情感怀。
  • 杜甫《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况周颐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十一日晚呈全真沅陵师契 二十夜起对月怀斯无成父 二十四日一日作十诗季承同之既罢复书四十字 二十三日早霁 二十三日雨中发赣州 二十三日使风 二十日同官相约过水乡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诗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_优美冬季诗句大全 同情相成 羞愧难当 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耕的成语 七零八乱 带冠字的成语大全_含冠字的成语及解释 彼我 齐字隶书怎么写?这份齐字隶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孔殷 言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骇眙 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惊鸿艳影 口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边傍 包含血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