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29:36
金缕曲·甲午送魏铁三
作者: 麦孟华
此汉铮铮铁。更生小会骑飞马,雄姿英绝。
十丈软红人海窄,匣里剑光如雪。
浇不灭胸中热血。沧海惊波蛟气恶,是男儿东望眦应裂。
长河影,耿不灭。酣歌应击铜壶缺。
更那堪误伊芳草,数声啼鴂。
跃马燕云身手好,铁笛一声吹彻。
况肝胆照人如月。负尽狂名三十载,才中年莫漫悲华发。
尽杯酒,与君别。
这汉子像铮铮铁一般,骑着飞马的英姿绝世无双。
在十丈的红色人海中,剑光闪烁如雪。
热血浇不灭他心中的激情,沧海的波涛和蛟龙的气息让人感到不快,
他是男子汉,东望时眼中怒火中烧。
长河的影子,永不消失。豪饮时应当击打铜壶。
更何况错过了芳草,听见几声啼鸣。
骑马在燕云之上,身手不凡,铁笛一声响彻。
况且他的肝胆如月般照耀,负尽狂名三十年,
正值中年不应因白发而感到悲伤。
尽情饮酒,与君别离。
作者介绍: 麦孟华(1866—1939),字时中,号白华,晚号白云,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浙江,早年从军,后投身于文学创作。其诗风豪放,常以历史人物和军事题材为主题,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甲午战争之际,魏铁三为当时一位著名的军事人才,诗中充满了对他壮志未酬的惋惜和对他即将踏上征途的鼓励,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士人的无奈与豪情。
《金缕曲·甲午送魏铁三》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魏铁三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士人的气概。诗中开篇即以“汉铮铮铁”形容魏铁三,表明其如铁般的坚韧和不屈。接着描绘了他骑马的英姿,展现了个人的英雄气概。
在描写中,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构建出鲜明的意象,使得诗句生动而具画面感,“十丈软红人海窄”使人感受到人潮的拥挤与热烈,而“匣里剑光如雪”则传达出武器的锋利与士人的勇敢。这种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后半部分,作者感叹人生的易逝与壮志未酬,表现出对魏铁三的不舍与期许。“负尽狂名三十载,才中年莫漫悲华发”表明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激励士人要理智面对人生的变化。最后以“尽杯酒,与君别”收尾,既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表现出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铮铮铁”是用来形容谁的?
A. 魏铁三
B. 诗人
C. 自然景象
D. 其他人
诗中“十丈软红”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大海
B. 人潮
C. 青春
D. 美景
诗的最后一句“尽杯酒,与君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伤心
B. 愤怒
C. 祝福
D. 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