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城梅花引 用陈西麓原韵

《江城梅花引 用陈西麓原韵》

时间: 2025-04-26 22:41:06

诗句

筝篷殢雨夜萧萧。

带归潮。

送兰桡。

一角红楼,吹断紫云箫。

绣被焚香心事懒,愁不语,剪春灯,梦影飘。

知侬魂从何处销。

吟鸾天际招。

恨也恨也眉间恨,付与谁描。

长使相思,短是可怜宵。

自别江南才几日,春又到,水边亭,花外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1:06

原文展示

江城梅花引
作者:易顺鼎

筝篷殢雨夜萧萧。
带归潮。送兰桡。
一角红楼,吹断紫云箫。
绣被焚香心事懒,
愁不语,剪春灯,梦影飘。
知侬魂从何处销。
吟鸾天际招。
恨也恨也眉间恨,
付与谁描。
长使相思,短是可怜宵。
自别江南才几日,
春又到,水边亭,花外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筝声在雨中显得格外凄凉,潮水带来了归来的船只,兰桡轻轻送行。在一处红楼的角落,悠扬的箫声吹断了紫云的宁静。绣被中焚香,但心中却懒于诉说烦恼,愁绪无言,剪断春灯,梦中的影子轻轻飘散。诗人感叹,知晓你的魂魄从何处飘散?在天际吟唱的鸾声引来思念的召唤。眉间的恨意,究竟要向谁倾诉?长久的思念,短暂的可怜夜晚,在别离江南不过几日,春天又重新来到,水边的亭子,花外的桥梁。


注释

  • 筝篷:指筝的船篷,象征音乐和思乡之情。
  • 殢雨:指在雨中,语气哀伤。
  • 兰桡:兰花般的船只,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绣被:精美的被子,象征温暖和宁静。
  • 愁不语:愁苦而无法言语,表达内心的无奈。
  • 剪春灯:意指剪掉春天的灯光,暗示对春天的惋惜和思念。
  • 梦影飘:梦中的影子随风飘散,表示对梦境的追忆。
  • 眉间恨:指心中埋藏的怨恨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以擅长词作而著称,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和人情,情感细腻,容易引起共鸣。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离开江南后,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春天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流离的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歌鉴赏

《江城梅花引》是易顺鼎的一首优秀词作,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融合了个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筝篷殢雨夜萧萧”,既点明了时空背景,也为整首诗奠定了哀愁的基调。诗中不断出现的水、花、灯等意象,象征着流逝的时光和对过去的追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恨也恨也眉间恨,付与谁描”,这一句浓缩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恨意难以倾诉,唯有在心中积聚。全诗的结尾,提到“水边亭,花外桥”,给人以希望的感觉,似乎在暗示即使离别,春天依旧会来,生活依然在继续。

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筝篷殢雨夜萧萧:在雨夜中,筝声低沉,渗透着孤独感。
  2. 带归潮。送兰桡。:潮水带来归来的船,兰花般的船只轻轻送行,暗示离别。
  3. 一角红楼,吹断紫云箫。:在红楼的一个角落,悠扬的箫声打破了宁静的紫云,象征对往事的追忆。
  4. 绣被焚香心事懒:绣被与焚香,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但内心却懒于表述心事,反映内心的无奈。
  5. 愁不语,剪春灯,梦影飘。:愁苦不语,剪掉春灯的光辉,梦中的影子像烟雾般飘散。
  6. 知侬魂从何处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体会到她的魂魄去往何处。
  7. 吟鸾天际招。:在天边吟唱,似乎在召唤远方的人。
  8. 恨也恨也眉间恨,付与谁描。:眉间的恨意无法倾诉,内心的矛盾与苦恼。
  9. 长使相思,短是可怜宵。:思念之情绵延不绝,却又短暂可怜,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10. 自别江南才几日,春又到,水边亭,花外桥。:离开江南不过几日,春天又再次降临,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桡”比喻离别的情感。
  • 拟人:如“梦影飘”赋予梦以生命。
  • 对仗:如“恨也恨也眉间恨,付与谁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音乐、美好情感。
  2. :象征忧伤与思念。
  3. 红楼:象征温暖与回忆。
  4. 春灯:象征希望与生机。
  5. 水边亭: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6. 花桥:象征美好与爱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筝篷殢雨夜萧萧”中“殢”的意思是: A. 被困
    B. 受到影响
    C. 受到伤害
    D. 沉醉

  2. “恨也恨也眉间恨”中“眉间恨”指的是: A. 眉毛之间的愤怒
    B. 心中无奈的思念
    C. 眉间的忧虑
    D. 眉头的烦恼

  3. 诗中的“水边亭,花外桥”象征着: A. 离别之痛
    B. 对未来的希望
    C. 思念的无奈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易顺鼎的《江城梅花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但易顺鼎的诗更加强调了流离与时间的无情,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内心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易顺鼎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燕应制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乃中宗旧宅)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游洞宵 新开学前南门 秋日山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行 就事论事 抗击 鱼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丸的成语 埤污 希世之珍 音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连阶累任 韦字旁的字 阳文 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蛰蠖屈 布兵 当家立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