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6:11
原文展示:
疏篱半倒竹脩脩,下有冰泉断复流。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篱笆半倒着,竹子修长,下面有冰冷的泉水断断续续地流动。这个地方因为梅花而显得格外美丽,拄着拐杖何必吝惜多次经过这片丘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冬日的一次郊游中,诗人被梅花的美景所吸引,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美丽的特质。诗中的“疏篱半倒竹脩脩”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而“下有冰泉断复流”则进一步加深了冬日的寒冷氛围。最后两句“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坚韧精神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疏篱半倒竹脩脩”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生长的环境 C. 冬日的寒冷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B
诗中的“冰泉断复流”表达了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冬日的寒冷 C. 诗人的心情 D. 梅花的坚韧 答案:B
诗中的“此地著梅故差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嫉妒 答案:A
诗中的“杖藜何惜屡经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嫉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