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山居

《赋山居》

时间: 2025-05-02 13:34:51

诗句

何谓雪名寮,应同立积腰。

要为膏以润,不作晛而消。

园小锄斯食,书多复不枵。

青云附能显,况乃白云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4:51

原文展示: 何谓雪名寮,应同立积腰。要为膏以润,不作晛而消。园小锄斯食,书多复不枵。青云附能显,况乃白云招。

白话文翻译: 什么是名为“雪”的静修之所?应该像积雪一样深厚。它应该像油脂一样滋润,而不是像阳光下的雪那样迅速消融。在小园中耕作以自食其力,书籍丰富而不空虚。如果能附着于青云之上,那么招引白云也就更容易了。

注释:

  • 雪名寮:指以雪为名的静修之所。
  • 立积腰:比喻学问或修养深厚。
  • 膏以润:比喻学问或修养的滋润作用。
  • 晛而消:比喻迅速消融,无持久之效。
  • 锄斯食:指耕作以自食其力。
  • 不枵:不空虚,指充实。
  • 青云附能显:比喻依附高位可以显达。
  • 白云招:比喻招引高洁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此诗可能创作于他隐居山林期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赵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修养的重视。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之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高洁。赵蕃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雪名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修养的重视。诗中“立积腰”、“膏以润”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学问的深厚和滋润作用,而“园小锄斯食”则展现了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最后两句“青云附能显,况乃白云招”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之士的向往和对显达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谓雪名寮,应同立积腰:开篇提出问题,什么是名为“雪”的静修之所?接着用“立积腰”比喻学问或修养深厚。
  2. 要为膏以润,不作晛而消:强调学问或修养应该像油脂一样滋润,而不是像阳光下的雪那样迅速消融。
  3. 园小锄斯食,书多复不枵:描述在小园中耕作以自食其力,同时书籍丰富而不空虚。
  4. 青云附能显,况乃白云招:表达如果能附着于青云之上,那么招引白云也就更容易了,暗喻依附高位可以显达,同时向往高洁之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立积腰”比喻学问深厚,“膏以润”比喻学问的滋润作用。
  • 对仗:如“要为膏以润,不作晛而消”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雪名寮:象征静修之所,高洁之地。
  • 立积腰:象征学问深厚。
  • 膏以润:象征学问的滋润作用。
  • 园小锄斯食:象征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
  • 青云附能显:象征依附高位可以显达。
  • 白云招:象征招引高洁之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立积腰”比喻什么? A. 学问深厚 B. 身体强壮 C. 财富丰富 答案:A

  2. “膏以润”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学问的滋润作用 B. 身体的健康 C. 物质的丰富 答案:A

  3. 诗中“青云附能显”表达了什么? A. 对高洁之士的向往 B. 对显达的期待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赵蕃《赋山居》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但赵蕃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学问修养的重要性,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包括《山居秋暝》,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剡原九曲九首 其五 卖花词 姑苏杂咏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送曾主簿之平乐 临顿里十首 其九 剡原九曲九首 其六 郊墅杂赋(十六首) 看梅漫成(三首) 岳王坟 西清对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弩张剑拔 过目不忘 大本曲 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一还一报 从心之年 肉字旁的字 承天命 包含锋的成语 歺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变换 齐字旁的字 美言不文 言言语语 流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