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

《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

时间: 2025-05-07 16:50:07

诗句

缓辔松阴不起尘,岚山经雨一番新。

遥知数夜寻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

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

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0:07

原文展示:

缓辔松阴不起尘,岚山经雨一番新。
遥知数夜寻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
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
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白话文翻译:

马缓缓行走,松树下的阴影没有扬起尘土,经过一场雨的岚山显得更加清新。
我远远知道你们在山中宿营几夜,那正是全家人躲避世俗的好去处。
落日已经迷失在烟雾弥漫的道路上,飞舞的花瓣还在回应着洞中的春天。
可怜的是你们不再继续探寻源头,如果见到刘郎,我想问问秦国的事。

注释:

  • 缓辔:缓慢地拉住马缰绳,表示行进缓慢。
  • 松阴:松树的阴影,象征清幽的环境。
  • 岚山:指山间的雾气,雨后特别清新。
  • 寻山宿:寻找山中的住宿,隐喻远离尘世。
  • 迷烟际路:落日被烟雾遮住,描绘出模糊的视野。
  • 飞花:指春天花瓣飘落,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 可怜不更寻源入:可惜的是不再继续探寻源头,表达对自然的思考。
  • 刘郎:指刘太博,诗中提及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及书法家。其诗以清新俊逸著称,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与好友刘太博相约游庐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们常常寻求与世隔绝的生活,以逃避繁忙的官场和世俗的纷扰。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展现了深厚的自然情感和独特的生活哲学。诗中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庐山的清新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开篇“缓辔松阴不起尘”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骑行画面,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之情。接着通过“岚山经雨一番新”展现了雨后山景的清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遥知数夜寻山宿”,表达了对刘太博及其家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与追求。结尾部分,诗人用“可怜不更寻源入”感叹生活的无常,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若见刘郎,便想问问秦国的往事,意味着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朋友的关心。

整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作,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缓辔松阴不起尘:诗人骑马缓行,松树下的阴影显得宁静,没有扬起尘埃,给人以清新感。
  • 岚山经雨一番新:经过雨水洗礼的岚山,显得更加清新和生动,展现自然的美丽。
  • 遥知数夜寻山宿:远远知道朋友在山中宿营,表现出对朋友生活的关心。
  • 便是全家避世人:全家人在山中隐居,逃避世俗,是一种理想的生活。
  • 落日已迷烟际路:日落时分,烟雾笼罩下的道路模糊不清,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飞花还报洞中春:春天的花瓣飞舞,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的回应。
  • 可怜不更寻源入:感叹人们不再继续追寻自然的源头,暗含对自然的惋惜。
  • 若见刘郎想问秦:提到刘太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历史的追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情相结合,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 拟人:飞花的“还报”赋予了花瓣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对人生和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阴:象征宁静和避世。
  2. 岚山:代表自然的洗礼与生命力。
  3. 落日: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4. 飞花:春天的象征,传达生机与希望。
  5. :自然之源,暗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庐山的雨后景象? A. 落日已迷烟际路
    B. 岚山经雨一番新
    C. 可怜不更寻源入
    D. 飞花还报洞中春

  2. 诗中提到的“刘郎”是指谁?
    A. 诗人本人
    B. 朋友刘太博
    C. 历史人物
    D. 诗中的隐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望岳》
  2. 王维的《山居秋暝》
  3.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对大山的崇敬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黄庭坚的诗有相似的隐逸主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3. 《古诗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早春十咏 其六 早春十咏 其四 早春十咏 其三 早春十咏 其二 早春十咏 其一 晚思 放慵 自遣 早春咏二首 怨王孙(春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满门英烈 邃宇 睥睨一世 起开头的成语 茕茕无依 渺无音讯 遮绕 叶落知秋 焚琴鬻鹤 示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完德 黑字旁的字 夸功自大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