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2
黄卷青灯寄佛场,孤高如在远林芳。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场景:在黄卷青灯的映照下,诗人仿佛置身于佛教圣地,孤高的境界就如同在遥远的森林中芬芳四溢。谁能识得藏在帷幕下的传经之人呢?时光匆匆而过,仍能品酒吟诗,感受到白杨树的清新气息。尽管年华已逝,头发变白,心中仍有未泯的清香,而青衫入室之人更是自有一番清雅。公卿本是朝廷中的高官显贵,然而不要让他们的行藏与身世的本质相背离。
李弥逊,字仲兰,号兰室,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修养与时代的变迁,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在喧嚣的社会中,诗人渴望寻找一片宁静,寄情于自然与哲理。
这首诗以清淡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黄卷青灯寄佛场”,通过“黄卷”和“青灯”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诗人正在沉浸于佛教的经典之中,享受着心灵的宁静。接着“下帷谁识传经董”,诗人对隐秘传教者的思考,反映了对修行者的崇敬与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表达了对年龄与智慧的思考,尽管年华已逝,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清香和淡雅,展示了诗人对岁月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是对公卿高官的冷静观察,提醒他们保持本质,避免与世俗的浮华相违背。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哲理的深邃,展现出李弥逊诗风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地位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真实生活的向往,也提醒人们在社会地位与内在修养之间找到平衡。
下列哪个意象象征着诗人的修行环境?
A. 华发
B. 黄卷
C. 青衿
D. 公卿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A. 暗淡的生活
B. 内心的清醒
C. 社会地位
D. 财富
“公卿本是阶庭物”的意思是?
A. 公卿的身份很低
B. 公卿应保持本质
C. 公卿很富有
D. 公卿不重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