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投大云峰二首

《晚投大云峰二首》

时间: 2025-05-06 19:27:21

诗句

山根篱落枕溪流,岸竹欹斜击小舟。

一段黄云杭稻熟,牧儿腰笛倒骑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21

原文展示:

山根篱落枕溪流,
岸竹欹斜击小舟。
一段黄云杭稻熟,
牧儿腰笛倒骑牛。

白话文翻译:

在山脚下,篱笆依偎着溪水,
岸边的竹子斜斜地打在小舟上。
一片黄云映衬着稻谷成熟,
牧童腰间挂着笛子,倒骑在牛背上。

注释:

  • 山根:山的根部。
  • 篱落:指用竹木等围成的篱笆。
  • 溪流:小河流。
  • 岸竹:岸边的竹子。
  • 欹斜:倾斜,不正。
  • :这里作动词,意为“映衬”。
  • 稻熟:稻谷成熟。
  • 牧儿:放牛的孩子。
  • 腰笛:系在腰间的笛子。
  • 倒骑牛:意思是骑牛时身体向后。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牧儿”形象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表示天真无邪的童年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见长,擅长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表现乡土风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开篇“山根篱落枕溪流”描绘出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篱笆与溪流的结合,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岸竹欹斜击小舟”则通过竹子的斜生与小舟的轻盈,展示了自然的灵动与活泼。

后两句则转向田园风光,“一段黄云杭稻熟”描绘了秋天稻谷丰收的景象,黄云的映衬使得这一场景更加生动;最后一句“牧儿腰笛倒骑牛”则是对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牧童的无忧无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根篱落枕溪流:山脚下的篱笆依偎着溪流,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
    2. 岸竹欹斜击小舟:岸边的竹子斜斜地撞击着小舟,表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感。
    3. 一段黄云杭稻熟:黄云映衬下的成熟稻谷,体现出丰收的喜悦。
    4. 牧儿腰笛倒骑牛:牧童的形象生动而天真,表达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山根篱落”和“岸竹欹斜”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黄云”、“稻熟”等意象,充满了乡土气息,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传达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生活的简单与快乐。

意象分析:

  • 山根:象征着自然的基础与稳重。
  • 篱落:代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溪流:象征流动与生命。
  • 黄云:象征丰收的希望与美好。
  • 牧儿:象征纯真与自然的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李弥逊
    • C) 杜甫
  2. “山根篱落枕溪流”中“溪流”指的是什么?

    • A) 大河
    • B) 小河流
    • C) 湖泊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多地表现出孤寂与宁静的情感,而李弥逊的诗则更加生动活泼,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欢乐。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对比,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横湖 桐溪 浴凤沼 题竹石小画 惠云塔 出洛阳城 过黑石渡 雪佛碑 皇后阁春帖子 与从侄留仙赤仙小憩寄畅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颠鸾倒凤 包含诌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熬的成语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欠字旁的字 包含酝的词语有哪些 静素 釒字旁的字 机深智远 剥极必复 犬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包含捕的成语 吟卧 言字旁的字 过亢 门庭赫奕 归华别业 麋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