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寒食感怀

《浪淘沙 寒食感怀》

时间: 2025-05-03 19:45:46

诗句

风雨落花天。

绿涨平川。

长堤一带柳含烟。

九十春光容易老,哭煞啼鹃。

孤冢倍堪怜。

蔓草荒田。

古来豪杰尽长眠。

身后不知谁吊我,掩卷凄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46

原文展示:

风雨落花天。绿涨平川。长堤一带柳含烟。九十春光容易老,哭煞啼鹃。孤冢倍堪怜。蔓草荒田。古来豪杰尽长眠。身后不知谁吊我,掩卷凄然。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中,落花满天,春雨滋润着平坦的田野,长堤旁的柳树缭绕着烟雾。九十年的春光转瞬即逝,啼哭的杜鹃令人心伤,孤零零的坟墓更是令人怜惜。蔓延的野草覆盖着荒芜的田地,古往今来的英雄都已长眠于此,谁来为我哀悼,合上书卷,不禁感到凄凉。

注释:

  • 风雨落花天:指的是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中,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
  • 绿涨平川:形容春天的草木旺盛,绿色覆盖了广阔的平原。
  • 长堤一带柳含烟:长堤旁的柳树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愈加柔美。
  • 九十春光容易老:指岁月流逝,春光易逝,人生短暂。
  • 哭煞啼鹃:形容杜鹃鸟的啼叫声充满了哀伤。
  • 孤冢倍堪怜:孤独的坟墓更显得可怜。
  • 蔓草荒田:荒草覆盖了废弃的田地。
  • 古来豪杰尽长眠:历史上的英雄豪杰都已经去世,化为尘土。
  • 身后不知谁吊我:生前无知,死后无人来哀悼。
  • 掩卷凄然:合上书卷,感到无比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感怀。其风格多变,既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也有沉郁深刻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浪淘沙 寒食感怀》写于寒食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寒食节为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诗人在这个节日中感怀身世,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寒食感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以“风雨落花天”设置了一个阴郁的气氛,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凋零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接着,通过描绘长堤柳烟和春光易老,诗人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杜鹃的啼叫声在这里成为悲伤的象征,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哀愁气氛。

中间部分提到“孤冢倍堪怜”,表现出对逝者的惋惜,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索。最后一句“身后不知谁吊我,掩卷凄然”,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的美与死亡的沉重,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雨落花天:描绘春天的风雨交加,落花飞舞,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2. 绿涨平川:形容春天的生机,绿色的草木覆盖了广袤的田野,显示出生命的力量。
  3. 长堤一带柳含烟:柳树在雾气中显得若隐若现,美丽而朦胧,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意境。
  4. 九十春光容易老: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春光如同生命般短暂。
  5. 哭煞啼鹃:杜鹃鸟的哀鸣引发了诗人的感伤,增添了悲情。
  6. 孤冢倍堪怜:孤独的坟墓让人倍感怜惜,反映出对逝者的怀念。
  7. 蔓草荒田:荒芜的田地和蔓延的野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荒废。
  8. 古来豪杰尽长眠:历史上的英雄都已去世,强调历史的无情。
  9. 身后不知谁吊我:悲叹生前无知,死后无悼,感到孤独和无奈。
  10. 掩卷凄然:合上书卷,内心感到凄凉,表达出对生活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十春光容易老”,将春光比作生命,深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杜鹃鸟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悲伤气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命、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孤独死亡的深切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悲凉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易。
  •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消逝。
  • 柳树: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杜鹃:象征哀伤与对逝者的怀念。
  • 孤冢:代表孤独与被遗忘的命运。
  • 荒田:象征生命的废弃与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 寒食感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熊琏 D. 白居易

  2. 诗中“九十春光容易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时光的珍贵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的美丽 D. 战争的残酷

  3. “孤冢倍堪怜”中“冢”字的意思是: A. 坟墓 B. 山丘 C. 田地 D. 房屋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浪淘沙 寒食感怀》均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前者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后者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渔翁 冬晚山房书事 芳华楼夜饮 述怀 简湖中隐者 初夏出游 末题二首 其二 读史有感 时雨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讯检 电针疗法 无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打家劫舍 存户 牙字旁的字 包含胁的词语有哪些 噬不见齿 枿坐 风急浪高 皿字底的字 先礼后兵 井蛙醯鸡 石烂江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