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40
灵溪
作者: 夏竦 〔宋代〕
剡东溪溜合,一派贯天台。
白鸟蒙滩下,青山倚岸回。
波心晴景动,渡口晚烟开。
咫尺通沧海,千帆自去来。
这首诗描绘了剡东溪流与天台山相连的美丽景色。白色的鸟儿在滩涂下嬉戏,青山依偎在岸边。波心的晴日景象随着水波而起伏,渡口的晚烟在暮色中升起。近在咫尺的地方,海洋与溪水相通,千帆在海上自由往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千帆自去来”可以看作对人生旅途的象征,表现出一种自由和洒脱的态度。
作者介绍:
夏竦,字廷绪,号梅溪,宋代诗人,出生于今浙江地区。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流畅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竦游历剡东溪时,受美丽景色的启发而作。其创作背景是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追求自然之美,常以山水景色为题材进行抒怀。
《灵溪》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剡东溪的秀美景致,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诗中“剡东溪溜合,一派贯天台”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山水相连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白鸟蒙滩下,青山倚岸回”,更是让人感受到静谧而生动的自然生活,白鸟在滩涂中嬉戏,青山环绕,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卷。
“波心晴景动,渡口晚烟开”则将视线转向水面,描绘了水波荡漾下晴天的景色,渡口的烟雾在夕阳中升起,给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之中。最后一句“咫尺通沧海,千帆自去来”则将视野拓展到辽阔的海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暗示人生旅途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出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剡东溪溜合,一派贯天台。
描绘溪水的流动与天台山的相连,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白鸟蒙滩下,青山倚岸回。
通过白鸟与青山的描绘,展现生动的自然景象。
波心晴景动,渡口晚烟开。
反映水面波动中的晴朗景象,以及渡口的晚霞,令人感到宁静。
咫尺通沧海,千帆自去来。
表达近距离的海洋与溪水的连接,展现自由的航行,象征人生的旅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剡东溪”位于哪个省份?
“白鸟蒙滩下”中“蒙”字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千帆自去来”所表达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