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5:40
狼山渡口有作
作者: 夏竦 〔宋代〕
渡口人疏黯翠烟,
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
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嗥古寺,
电驱甘雨过间田。
季鹰死后无归客,
江上鲈鱼不直钱。
这首诗描绘了渡口的宁静与寂寥。渡口人稀少,笼罩在黯淡的翠烟中,登上高处仍然能欣赏到美丽的夕阳。残余的云彩依偎在江边的树木上,远处的水流向南,建业的船只在水面上行驶。山中传来猿猴的哀鸣声,古老的寺庙隐匿在其中,雷电驱散了甘霖,雨水洒落在田野之间。季鹰死后再没有归来的客人,而江上的鲈鱼却因物价而不再值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子晦,号白云,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反映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归属的渴望。
这首《狼山渡口有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渡口人疏黯翠烟”引入,生动描绘出渡口的冷清与幽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夕阳的美丽在“登临犹喜夕阳天”中得到了升华,诗人虽身处寂寥之地,但依然能够从自然之美中感受到欣喜。
接下来的“残云右倚江都树”与“远水南回建业船”相辅相成,构建了清晰的江山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山引乱猿嗥古寺”,则在宁静中渗透出一丝哀愁,古寺与猿声相互呼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对比。
末尾“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直钱”则是诗人通过季鹰的死与鲈鱼的贬值,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繁华落尽的深刻感慨,暗示了归属感的缺失和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渡口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孤寂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渡口是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繁华
B. 寂寥冷清
C. 山清水秀
D. 繁星点点
“季鹰死后无归客”中“季鹰”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快乐
B. 归属与孤独
C. 财富与荣华
D. 友情与爱情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A. 渡口、夕阳、残云
B. 战争、财富、名利
C. 鱼、鸟、树木
D. 人、梦、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