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4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3:34
拟古 其五
作者: 黄庚 〔宋代〕
徂徕有嘉木,薿薿高连天。
修柯濯雨露,沃叶藏云烟。
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
由来所养,不与春相干。
岁久产茯苓,玉色腴且坚。
山人斸为药,至味通灵仙。
愿言事服饵,身可三千年。
在徂徕山上有一种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直冲云天。
树干修长,沐浴在雨露之中,叶子滋养着云烟。
根系深深扎入温暖的土地,树的声音在四面墙壁上回响冷清。
这种树的生长源自于大地,不与春天的气候有任何关系。
经过岁月的积累,树下产出的茯苓呈现出美玉一般的颜色,肉质肥厚且坚韧。
山中隐士将其砍下作为药材,味道独特通向灵仙之境。
我愿意服用这种药物,这样我的身体可以长生不老,活到三千年。
作者介绍:黄庚(生年不详,卒年约1134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古典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长生不老药物的渴望时期。诗中通过描绘树木和茯苓,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追求长生的愿望。
《拟古 其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篇描绘了徂徕山上高耸的树木,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丰盈与美丽。树的茂盛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也暗示了长生不老的药材茯苓的生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渗透着对生命延续和灵性追求的哲思。
诗中“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树木扎根大地的坚韧与孤独。诗人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本质,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对长生的向往。最后以“身可三千年”收尾,带着期许与幻想,传达了人类对永恒生命的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长生的渴望,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徂徕有嘉木”中的“嘉”字意为:
A. 好
B. 大
C. 美
D. 强
“岁久产茯苓”中的“岁久”意为:
A. 时间短
B. 时间久
C. 时间快
D. 时间慢
诗中提到的“山人”指的是:
A. 城市人
B. 隐士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1. C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黄庚的《拟古 其五》在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腻,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入。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庚更注重生命的延续与长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