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52
秋声
陆游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韝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
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
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有人说秋天令人悲伤,我却喜欢在枕边听秋天的声音。
强健的鹰在空中俯冲,英勇的士人抚摸着剑,精神焕发。
我也在病弱中奋起,轻松地就能有捉拿敌人的豪情。
弦乐声中雁阵落下,诗篇也随之而成,笔力依然不逊于弓的力量。
草原上的草枯萎了,苜蓿也显得空荡荡,青海一带萧瑟的风卷起蓬草。
草书写完,我又重新上马,却是从皇帝的车驾下往辽东去。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慷慨、抒发家国情怀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其壮志未酬的时期,历史背景也是南宋国势衰弱之时,陆游在诗中以秋声为引,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与奋斗的决心。
《秋声》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对秋声的喜爱,表面看似与传统的悲秋情绪相悖,实际上却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秋季的深刻理解。接着,借助鹰的形象和壮士的意象,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豪壮的气概。尽管年事已高,身体虚弱,陆游依然表示出奋发向上的决心,这种“唾手可得”的豪情,正是他一生不屈的写照。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现实,描绘了草原秋景的萧瑟,表现了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无奈。最后再提到“从銮驾下辽东”,则暗示着他可能的归隐与对国家的忠心。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悲壮的美感,既有对秋声的喜爱,也有对人生与国家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逆境中奋起的决心。
诗词测试:
陆游的《秋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奋斗与豪情
诗中提到的“快鹰”象征着什么?
A. 速度与力量
B. 悲伤
C. 秋天的萧瑟
“我亦奋迅起衰病”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消极
B. 绝望
C. 积极向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