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0:58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造的山水景观:堆叠的石头形成了小山,埋藏的陶罐则构成了小潭。旁边有一条小路,供人挑柴使用,而中央则开辟出一处钓鱼的庵堂。山谷的声音如同钟鼓般回响,水波的倒影映照着松树和楠木的影子。我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恐怕是庐山的南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兴亡,作品风格多样,以豪放、清峭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意。诗中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体现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是一首描绘人造山水景观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引入,简单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造的景观,展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和对自然的理解。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小路、庵堂、谷声和水波,将这个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美。诗中“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的描写,既传达了自然的声音与景象,又提升了诗的意境,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安详。
最后一句“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既表达了对地方的迷茫,也暗示了这片人造景观与真正的庐山相似之处,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地的向往,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中“叠石作小山”中的“叠石”指的是什么?
A. 堆石
B. 打石
C. 挖石
答案:A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中的“庐山”指代的是?
A. 一座山
B. 一个地方
C. 一个国家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波影”是指什么?
A. 水波的倒影
B. 风的声音
C. 山的倒影
答案:A
陆游的《假山拟宛陵先生体》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陆游更注重人造景观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强调自然景色的壮阔与宁静。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