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33
草木均是体,顾有幸不幸。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居然说终少,籍甚谈箕颍。得非以人重,后世闻之警。维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罗生蓬蒿间,自分托地冷。一趋骚人国,再堕渊明境。遂同隐居者,身晦名独耿。何当园五亩,不凯田二顷。秋风及春雨,采撷花与颖。既充天随饥,亦望南阳永。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草木都有生命,但命运却有幸与不幸之分。就像故侯住在瓜田,四皓隐居在芝岭。美丽的山川到处都有,但幽静的地方却不多见。人们很少谈论最终的归宿,却常常提及箕颍之地。难道不是因为人的重要性,才让后世听到这些故事时感到警醒吗?菊花原本微不足道,过去很少被人注意。它们生长在蓬蒿之间,自认为所托之地冷清。一旦进入诗人的世界,再次陷入渊明的境界。于是与隐居者一样,身虽隐而名却独存。何时能拥有五亩园地,而不满足于两顷田地。秋风和春雨中,采摘花朵和花蕊。既能满足天随的饥饿,也希望能永远留在南阳。有志向却未能实现,只能对着花儿空自引领。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等,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如“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表达了对未能实现志向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隐逸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未能实现志向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侯住瓜田”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张良 B. 诸葛亮 C. 司马迁 D. 曹操
诗中提到的“四皓卧芝岭”是指哪四位隐士? A. 商山四皓 B. 竹林七贤 C. 五柳先生 D. 七步诗
诗中提到的“箕颍”是指哪两个地方? A. 箕山和颍水 B. 箕山和颍川 C. 箕山和颍州 D. 箕山和颍阳
诗中提到的“渊明境”是指哪位诗人的境界?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