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4:09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
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
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
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在田间小路上,贤者不再前行。
谁知道追求便捷的道路,反而会导致邪路的形成。
迎合大众的愿望,安逸的祸患也随之而生。
谁能真正理解天道,和我们共同争取前程。
子羽留下了遗迹,孔子的门庭流传着旧声。
今天遇到大君子,士人的节操自会光辉灿烂。
作者介绍:张籍(约766-830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号云阳。张籍生于贫寒之家,曾为官,后隐居,精于诗歌,尤以律诗闻名。他的诗风质朴,富有哲理,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阶层对社会变革的反思时期。诗中表达了对追求捷径的批判,以及对士人道德节操的呼唤,反映了社会对贤人德行的期待。
《省试行不由径》是一首深刻反映士人心态和社会现实的诗作。张籍通过描绘田间小径的意象,传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的坚守。诗的开头“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提醒人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应轻易选择捷径,而是应当遵循内心的道德指引。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了对便捷道路的反思,指出追求表面成功可能导致的偏差。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严谨的逻辑,先是对捷径的警示,接着是对天道的追求,最后以对士人节操的赞美收尾,形成“警示—追求—赞美”的和谐循环。诗中提及“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不仅强调了历史传承的价值,也呼唤当代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张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尤其在“安邪患亦生”一句中,深刻揭示了迎合世俗的危害,展现了士人应有的自律与坚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世态的忧虑与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与理想的追求,警示人们不要轻言捷径,而应当脚踏实地,坚守自身的信念与节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田里有微径”中的“微径”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子羽”是指谁?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