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30
作者: 孟郊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
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有时独斋心,仿佛梦称臣。
梦中称臣言,觉后真埃尘。
东京有眼富不如,西京无眼贫西京。
无眼犹有耳隔墙,时闻天子车辚辚。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礼百神。
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
未见天子面,倒不如双盲人。
贾谊在文帝面前,整日仍然感到悲伤艰辛。
孔子也如盲人,所以空自流泪。
有时我独自斋心,仿佛在梦中称臣。
梦中称臣之言,醒来后只觉得是尘埃。
东都有眼的人富有,不如西京无眼的人贫穷。
无眼的人尚有耳朵隔墙,时常听到天子的车辚辚。
辚辚车声如同辗压冰玉,南郊坛上礼拜百神。
西明寺后穷瞎的张太祝,纵使有眼又能珍惜什么?
天子就在咫尺之间却无法见到,倒不如闭上眼睛养真。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铁冠道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清新、悲凉的风格著称。他是“苦吟诗人”的代表,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孟郊在仕途上屡次受挫,内心对权力与地位有着深深的渴望与无奈。诗中表达了他对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失落,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寄张籍》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思考的诗,孟郊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首诗中,孟郊通过“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开篇,直接表明了他对见天子这一愿望的强烈,但又带着无奈的态度。他借贾谊与文帝的关系,表达了对悲辛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夫子亦如盲”,不仅指向孔子,也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辩证关系:即使有智慧也无法改变命运的悲剧。孟郊在此以梦境为媒介,传达出他对权力与尊荣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无奈。
全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深刻的对比:东都的富人与西京的贫者,表面上看似富有,实则内心空虚,反映了人们在权力面前的无力感。最后的“闭眼且养真”更是将诗人对自我内心追求的呼唤表现得淋漓尽致,强调了个人内心的真实与宁静在纷扰的外界之上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示了孟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权力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表现了对权力渴望的无奈与内心追求的真实,强调了在纷扰的外界中,内心的真实与宁静是最重要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