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示梅山宁老二首

《示梅山宁老二首》

时间: 2025-04-30 21:42:29

诗句

梅山不见梅夫子,宗派仍亡宗上人。

梅句不刊宗有集,山应生喜亦生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2:29

原文展示:

梅山不见梅夫子,宗派仍亡宗上人。梅句不刊宗有集,山应生喜亦生嗔。

白话文翻译:

在梅山找不到梅夫子,宗派也失去了宗上人。梅夫子的诗句不可磨灭,宗派的集子依然存在,梅山应该既感到高兴也感到生气。

注释:

  • 梅夫子:指梅山上的文人或隐士,具体人物不详。
  • 宗派:指某一文学或学术流派。
  • 宗上人:指宗派中的重要人物或领袖。
  • 不刊:不可磨灭,指诗句流传久远,影响深远。
  • 生喜亦生嗔:既感到高兴也感到生气,形容情感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游历梅山时,感慨梅山文人的遗风和宗派的兴衰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山文人及其宗派的怀念,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梅山和宗派的对比,展现了文化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山和宗派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梅山不见梅夫子”和“宗派仍亡宗上人”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化的失落感。而“梅句不刊宗有集”则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即使人物已逝,其作品和精神仍能流传。最后一句“山应生喜亦生嗔”则赋予了梅山以人的情感,使其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山不见梅夫子:梅山上的文人或隐士已不复存在,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文人的怀念。
  2. 宗派仍亡宗上人:宗派中的重要人物或领袖也已逝去,暗示了宗派的衰落。
  3. 梅句不刊宗有集:梅夫子的诗句流传久远,宗派的集子依然存在,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
  4. 山应生喜亦生嗔:梅山既感到高兴也感到生气,赋予了梅山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梅山和宗派的对比,突出了文化的失落感。
  • 拟人:将梅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山和宗派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以及对过去文人的怀念和对宗派衰落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梅山:象征着文人隐士的居所,也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地。
  • 宗派:象征着某一文学或学术流派,代表了文化的具体形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梅夫子”指的是什么? A. 梅山上的文人 B. 梅山的隐士 C. 梅山的宗派领袖 D. 梅山的居民 答案:A

  2. 诗中的“宗上人”指的是什么? A. 宗派的普通成员 B. 宗派的重要人物 C. 宗派的领袖 D. 宗派的创始人 答案:C

  3. 诗中的“梅句不刊”意味着什么? A. 梅夫子的诗句不可磨灭 B. 梅夫子的诗句不受欢迎 C. 梅夫子的诗句不为人知 D. 梅夫子的诗句不易理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章泉诗集》中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隐逸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夜屏前听青凤吟友清唱牡丹亭三首 其一 夜遣内人还后舟诗 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 挽家文烈 长至日寄祝张子白明府 饯潘吴二察院去国五首 寄京口丁点白宪副旧守温州 偈三首 题彭泽旧县锹梁公祠 文德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苟安一隅 柘冈 杯中之物 波谷 蝇名蜗利 明弃暗取 稍关打节 屮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解审 零余 入党 刀字旁的字 正开头的成语 斤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