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03
多丽·芒种
曾廉
笑先生。懒云妨了躬耕。正东轩招宾置酒,荼蘼只有空棚。上林莺不知何处,中原鹿甚事干卿。衰叟龙钟,扶人倚杖,不登泰岱望蓬瀛。问江上羊裘垂钓,可是为浮名。只赢得几间茅屋,一卷茶经。更萧萧诸僮散去,有人来叩柴荆。藤萝深蓬蓬院落,鸣鸟语款款窗棂。三日开晴,雨宵听雨,最宜人暄浅更寒轻。是豆子青黄时候,晴雨恰均平。年时好莫愁无粟,那管屯兵。
全诗翻译:
笑着对先生说,懒惰的云彩妨碍了耕作。正当东轩招待宾客时,荼蘼花下只有空荡荡的棚子。上林的黄莺不知道在哪里唱,中原的鹿又何必来打扰你?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不能登上泰山去眺望蓬莱仙境。我问江边的渔夫,您是穿着羊皮衣在钓鱼,是为了追求浮华的名声吗?只换来几间茅屋和一卷茶经。更有那萧萧的仆人们散去,只有一个人来扣响柴门。藤萝深处院落,鸣鸟在窗棂轻声鸣唱。三天晴天后,雨夜听雨,最适宜人们在温暖中感到微寒。正是豆子的青黄时节,晴雨恰好均匀。年头再好也无须担忧没有粮食,何必去管屯兵的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于江苏,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及对自然的热爱。其风格清新自然,常有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
《多丽·芒种》创作于农忙时节,诗人借此时节表达对耕作、自然的热爱和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他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多丽·芒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思考吸引了读者的关注。诗中,曾廉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批判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笑先生”,以轻松的语气引入,表现出一种亲切的交流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因天气阴霾而影响耕作的场景,表现了对农事的关注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
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上林莺”、“藤萝”等,展示了诗人对春夏季节的热爱,渗透着浓厚的田园情怀。通过对“江上羊裘垂钓”的描写,诗人质问人们是否为追求浮名而放弃了自然的宁静,传达了对物质名利的淡漠态度。最后,诗人提到“年时好莫愁无粟”,表达了在丰收的季节里,不必忧虑粮食短缺,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浮华生活的反思,倡导人们珍惜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懒云”主要指什么?
“江上羊裘垂钓”是用来表达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曾廉的《多丽·芒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曾廉更多地关注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的美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体现了不同的诗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