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中花第四体 听雨

《雨中花第四体 听雨》

时间: 2025-05-07 18:14:41

诗句

百尺楼中香一缕。

梦乍醒、庄生栩栩。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咫尺潇湘浦。

趺坐垂帘浑不语。

听淅沥、落英无数。

怪风袅孤灯,凉生衫袖,多是芭蕉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41

原文展示

雨中花第四体 听雨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百尺楼中香一缕。
梦乍醒庄生栩栩。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
咫尺潇湘浦。
趺坐垂帘浑不语。
听淅沥落英无数。
怪风袅孤灯,凉生衫袖,
多是芭蕉雨。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高楼之中,忽然醒来,梦中的景象犹如庄周笔下的蝴蝶般生动。诗人栖息于烟云缭绕的环境中,周围修竹摇曳,近在咫尺的潇湘水边。诗人坐在窗前,静静垂下帘子,不发一言,倾听窗外淅沥的雨声,仿佛无数花瓣纷纷落下。窗外的怪风轻拂,孤灯摇曳,带来一阵凉意,让人感到衣袖微凉,这一切都是芭蕉树下的雨声。


注释

  1. 百尺楼中:指高楼,象征着诗人的居住环境。
  2. 香一缕:隐喻着楼中淡淡的香气,可能是花香或其他香气。
  3. 庄生:指庄子,庄周的意思,寓意梦境与现实的模糊。
  4. 栖半亩烟云:指生活在烟云缭绕的环境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5. 咫尺潇湘浦:潇湘是指湘江,咫尺意味着距离很近,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6. 趺坐:指坐着,形态放松。
  7. 淅沥:形容雨声细微清晰。
  8. 落英无数:形容花瓣纷纷落下,增添了诗的意境。
  9. 怪风袅孤灯:描绘风的怪异和孤灯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10. 凉生衫袖:指凉意透入衣袖,感受到了雨的清凉。
  11. 芭蕉雨:芭蕉树下的雨,常常用以象征南方的雨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常常蕴含哲理,具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对雨声的聆听,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沉静。雨声引发了诗人的思绪,既有对梦境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听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思索的宁静与孤独。开篇的“百尺楼中香一缕”,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空间,楼中淡淡的香气,仿佛是自然的馈赠,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而随着诗句的展开,梦境与现实交织,庄生的梦境象征着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诗人仿佛在这雨声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宿。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描绘了一个恬淡的生活环境,烟云缭绕,竹影摇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和与依恋。随后,诗人选择“趺坐垂帘浑不语”,这种沉静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思熟虑的气氛,听雨声成为了他内心独白的方式。

“听淅沥落英无数”,在细雨中,花瓣仿佛在轻声诉说着生命的脆弱和美好,而“怪风袅孤灯,凉生衫袖”,则将孤独与凉意融入其中,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多是芭蕉雨”更是将南方特有的雨景作为结尾,留下了一种意犹未尽的余韵。

整首诗通过雨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雨声不仅是环境的描绘,更是心灵深处的回响,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尺楼中香一缕:高楼中的一丝香气,营造出优雅的空间。
  2. 梦乍醒庄生栩栩:梦境中醒来,庄子的梦境色彩鲜明。
  3. 栖半亩烟云:栖息在烟云缭绕的半亩地。
  4. 几竿修竹:周围有几根修长的竹子。
  5. 咫尺潇湘浦:距离潇湘水边很近,展现自然的亲近感。
  6. 趺坐垂帘浑不语:坐在窗前,静静地不说话。
  7. 听淅沥落英无数:聆听着雨声和花瓣的掉落。
  8. 怪风袅孤灯:奇怪的风吹动了孤独的灯光。
  9. 凉生衫袖:感受到凉意入衣袖。
  10. 多是芭蕉雨:雨声多是芭蕉树下的雨声,富含南方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自然的馈赠。
  • 拟人:雨声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
  • 对仗:如“怪风袅孤灯”,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雨声的描绘,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诗人通过对雨的聆听和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的滋养,带来清新与思考。
  2. :象征人类的智慧与孤独。
  3. 香气:代表自然的美好和惬意。
  4. 修竹:象征坚韧与挺拔。
  5. 潇湘:代表自然的优雅和诗意。
  6. :象征孤独与思考的光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栖半亩烟云”意指什么?

    • A. 栖息在花丛中
    • B. 栖息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 C. 栖息在山顶
    • D. 栖息在河边
  2. 填空题:诗中“趺坐垂帘浑不语”表现了诗人的_____状态。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芭蕉雨”是北方特有的雨景。 (对/错)

答案

  1. B
  2. 沉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夜雨寄北》与《听雨》的对比:
    • 两首诗都使用了雨的意象,但《夜雨寄北》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听雨》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粗略解读

《夜雨寄北》中的雨声更多的是引发思乡情绪,而《听雨》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两首诗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梁清标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古诗词的哲学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 客中 过侯王故第 送客东归 别故人 赠王道士 与僧话旧 长安逢隐者 客中览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事不知 庸常 提土旁的字 凝瑛 一箭之地 诗集传 鼠姑 车字旁的字 间不容砺 虫字旁的字 包含瑜的成语 包含萝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求全之毁 鼓成 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忘母训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