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07
萧萧夜雨催秋去。
凄凄晓角留秋住。
离燕无声,断鸿一叫,两地都无据。
层层叶下梧桐树。
千林景色全非故。
极目苍凉,满腔懊恼,今古消魂处。
夜雨淅淅沥沥,催促着秋天的离去;
清晨的角声凄凉,似乎又让秋天停留。
离去的燕子无声无息,孤零零的鸿雁一声哀鸣,
两地之间无可凭据。
梧桐树下,层层叠叠的叶子,
千林的景色已与从前全然不同。
放眼望去,满是苍凉,心中满是懊恼,
在今古交替的时空中,令人消魂的地方。
“离燕无声”可见于古诗中常用的离别意象,燕子通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去。而“断鸿”则是孤雁的意象,寓意着孤独与思念。这些意象结合,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范邃,清代诗人,字子熙,号秋石,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作于秋天,正值时节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雨与景色的变化,表达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愈加深刻。
《雨中花》以秋雨为引子,展现了自然与心境的交融。开篇的“萧萧夜雨”既描绘了秋雨的景象,也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离燕与断鸿的孤寂,彰显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层层叶下梧桐树”一语,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象,梧桐树的叶子重重叠叠,象征着时光的叠加与流逝。随着视野的扩展,诗人感受到的“极目苍凉”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懊恼与思索。
全诗在情感上反复强调了无常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作品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丽与变化,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运用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懊恼。诗人通过“雨中花”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带有浓重的悲伤情绪。
《雨中花》的作者是?
“离燕无声,断鸿一叫”中,燕子和鸿雁分别象征什么?
此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