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32:58
每忆朝参下,相将日夕过。
微言比投水,高论任悬河。
以我宦情薄,爱君幽赏多。
可知江令赋,少别意难摹。
每当回忆起早晨的朝见,我们便一起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微小的言语就像投水般轻盈,高深的论理则如悬河般自由。
由于我对仕途的情感淡薄,所以对你的幽雅品味更加欣赏。
可知江令的赋诗,虽有离别之意,却难以准确描摹。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晚号香光,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脱俗,书法和山水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董其昌在政治上曾任职于不同的官职,但多以其文艺成就而闻名。
《送区海目太史封藩二首》是董其昌在送别好友区海目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薄之感。此时正值明代中期,士人面临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个人理想的挣扎,因此诗中透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官场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朝见的回忆,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开头两句描绘了日常的相处,展现了一种亲密而美好的友谊。接着,诗人用“微言比投水,高论任悬河”来形象地展示日常交流的轻松与高深,表现出对朋友智慧的赞赏和对话题的广泛性。
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淡薄情感,尽管身处官场,但他更钟情于与朋友分享的幽雅情趣。在此,董其昌以“可知江令赋,少别意难摹”结尾,既是对江淹的敬仰,也暗示即使有离别的情感,仍难以细致描绘那种复杂的情愫,显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既亲密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情谊,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同时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淡薄与无奈,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诗中提到的“微言”与“高论”分别比喻了什么?
诗人对仕途的态度是什么?
“可知江令赋”中的“江令”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