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2:45
廉州 其一
岑徵 〔明代〕
封域近雕题,黄茅接大堤。
地临沧海尽,天压郡楼低。
雾暗秋林叶,风销瘴雨泥。
浮云望乡国,归梦绕蛮溪。
这首诗描绘了廉州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提到封闭的地域近似雕刻的题字,接着描写了黄茅草与大堤相连的景象。接下来,诗人说这里的土地临近沧海,天空似乎压低了郡楼。接着,秋天的雾气让林中的树叶变得暗淡,风吹散了瘴气,雨水浸泡了泥土。最后,浮云让诗人想起了故乡,归乡的梦绕着蛮溪萦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浮云”、“归梦”等意象在古诗中常用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作者介绍
岑徵,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游子思乡之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廉州 其一》创作于岑徵的游历之中,可能因在外地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而产生,描绘出一幅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景象。
《廉州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前两句通过地理特征描绘出廉州的地理位置,既有视觉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描写秋天的雾气和风中的瘴气,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两句以浮云和归梦作为总结,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思乡情感,展现了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茅接大堤”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寂静的沙漠
B. 绿草如茵的湿地
C. 荒芜的山丘
答案:B
“浮云望乡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所畏惧
B. 思乡之情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瘴气”指的是:
A. 清新的空气
B. 有害的气体
C. 温暖的阳光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廉州 其一》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表达上则更为复杂,既有孤独感,也有对自然的热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