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2:56
梦里不知眠,觉后眠何在。
试问眠身与梦身,那个能祗对。
醉后有人醒,醒了无人醉。
要识三千与大千,不在微尘外。
在梦中无法知晓自己是否在沉睡,醒来之后又不知睡在哪里。
想问一下,身体的沉睡与梦中的身影,哪个才是真正的存在?
醉酒之后,有人醒来,而醒来的人却无人再醉。
要想了解那三千世界与大千宇宙,不能只停留在微尘之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哲理深邃著称,常探讨梦境与现实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梦与醒的对比,反映了对存在与意识的思考。
《卜算子 其三》通过梦与醒的对比,探讨了人生与存在的意义。诗中开篇便以“梦里不知眠”引入,令人感受到一种迷茫与无奈,仿佛在诉说个体对自我状态的困惑。随后的“觉后眠何在”更是加深了这种困惑,仿佛在追问,梦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通过“试问眠身与梦身,那个能祗对”的设问,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关系。这里的“眠身”与“梦身”成为了存在的两个面向,展现了人类在探索自我意识时所面临的种种困惑。
而后两句“醉后有人醒,醒了无人醉”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醉酒与清醒之间的转变,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种种状态,反映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一句“要识三千与大千,不在微尘外”,不仅是对宇宙的感悟,也是对人类存在的深刻理解。在这里,诗人提醒我们,认知的真谛不在于表面的细微,而在于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梦里不知眠,觉后眠何在。
试问眠身与梦身,那个能祗对。
醉后有人醒,醒了无人醉。
要识三千与大千,不在微尘外。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梦里不知眠”意指:
A. 在梦中睡得很香
B. 在梦中无法自知
C. 梦里有很多人
“醉后有人醒”体现了什么?
A. 醉酒的快乐
B. 人生的无常
C. 醒后能喝酒
“三千与大千”的意思是:
A. 只有三个世界
B. 宇宙的广阔
C. 微小的尘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