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18
原文展示
锦缆牙樯金犊车。竹西歌吹地斗繁华。闲来独吊玉钩斜。隋宫女,为我诉琵琶。客梦绕天涯。江山虽窈窕不如家。二分明月广陵花。一分月,斜照小窗纱。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船上,金色的车子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竹林深处的歌声和乐器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景象。闲暇时,我独自倚靠在斜着的玉钩上,听那隋朝的宫女为我弹奏琵琶。旅途的梦境缠绕着我,虽然江山如此美丽,仍然不及我的家。明月分为两部分,映照着广陵的花朵;一部分的月光,斜斜地洒在我的小窗纱上。
注释
- 锦缆:指华丽的缆绳,用于装饰船。
- 牙樯:指船的桅杆,形状如牙齿,形容船帆高耸。
- 金犊车:金色的牛车,富贵的象征。
- 竹西:指竹林深处,代表着宁静和雅致。
- 隋宫女:指隋朝的宫女,象征着古典美。
- 琵琶: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
- 江山:指山河,代表国家的美丽。
- 广陵花:广陵是古地名,花代表着美丽的景象。
- 小窗纱:指小窗户的纱帘,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性格洒脱,才华横溢,擅长古典诗词。尤侗在诗歌中常表达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小重山 其二 维扬旅思》创作于作者旅居维扬时,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 其二 维扬旅思》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情感深邃且细腻。开篇以“锦缆牙樯金犊车”描绘出一幅华丽的水乡风景,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出繁华的生活。接着,诗人转而反思自己的内心,在热闹的氛围中却感到孤独,独自倚靠在玉钩上,听宫女诉说琵琶,内心的惆怅渐渐浮现。
“江山虽窈窕不如家”,这一句直抒胸臆,虽然外面的世界美丽动人,但仍无法与故乡相比。诗人把思乡之情放在了首位,表现出对家庭的深切眷恋。结尾的“二分明月广陵花,一分月,斜照小窗纱”则展示了温馨而朦胧的夜晚,明月与窗纱的交辉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缆牙樯金犊车:描绘船上的华丽和繁忙,营造出一种富贵的气氛。
- 竹西歌吹地斗繁华:强调了环境的热闹与繁华,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闲来独吊玉钩斜: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尽管身处热闹的场景,内心却感到孤寂。
- 隋宫女,为我诉琵琶:通过音乐的表现,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 客梦绕天涯:表现出旅途的无尽与思乡的情感交织。
- 江山虽窈窕不如家:直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强调了家乡的珍贵。
- 二分明月广陵花:用明月与花的意象,展现美丽的景色。
- 一分月,斜照小窗纱:最后的意象带给人一种宁静与温馨的感受,诗人内心的思绪逐渐回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缆”比喻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隋宫女,为我诉琵琶”将琵琶的声音与人的情感连接。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较为工整,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传达了诗人对家庭和故乡的眷恋之情,表现出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矛盾感受,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缆:象征富贵与繁华的生活。
- 玉钩: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明月:象征思念与宁静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江山虽窈窕不如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金钱的追求
-
“竹西歌吹地斗繁华”中的“繁华”指的是什么?
- A. 富贵的生活
- B. 热闹的氛围
- C. 美丽的景色
答案
- B. 尤侗
- B. 对故乡的思念
- B. 热闹的氛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描绘了美丽的夜景。
-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的意象表现兄弟间的情感牵挂,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尤侗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