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

《小重山》

时间: 2025-05-03 22:32:44

诗句

城上高楼接海霞,疏林藏不尽、欲栖鸦。

回廊曲槛别人家,征鸿外,风冷夕阳斜。

灯暗鼓三挝。

望中烟隐树、月笼沙。

白云如梦绕天涯。

梧桐雨,和泪滴寒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2:44

原文展示:

城上高楼接海霞,
疏林藏不尽欲栖鸦。
回廊曲槛别人家,
征鸿外,风冷夕阳斜。
灯暗鼓三挝。
望中烟隐树月笼沙。
白云如梦绕天涯。
梧桐雨,和泪滴寒莎。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之上,海霞映照,
稀疏的树林里,栖息的乌鸦藏不尽。
回廊曲折,隔着别人家的院落,
外面的征鸿飞过,微风中带着冷意,夕阳斜照。
灯光昏暗,鼓声轻轻敲打。
望去烟雾缭绕,树影模糊,月光笼罩着沙滩。
白云如梦,环绕着天涯。
梧桐树下细雨如丝,泪水滴落在寒冷的莎草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霞:海上日落时的霞光,形容美丽的景色。
  • 疏林:稀疏的树林,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 欲栖鸦:想要栖息的乌鸦。
  • 回廊:环绕的走廊,指建筑物间的通道。
  • 征鸿:指归来的大雁,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 鼓三挝:指轻轻敲打鼓声,营造宁静氛围。
  • 烟隐树月笼沙:形容烟雾缭绕,月光照耀着沙滩的景象。
  • 梧桐雨:梧桐树下的细雨,表达凄凉和伤感。

典故解析: “征鸿”通常用来象征离别,历史上常见于诗词中。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舟,元代文学家和政治家,著有《郁离子》等作品。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小重山》创作于元代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时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折射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小重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高楼之上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欣赏。开篇“城上高楼接海霞”,以壮丽的海景作为背景,暗示了作者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接着,通过“疏林藏不尽欲栖鸦”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独的氛围,乌鸦的存在象征着思乡和离别的情感。

诗中“回廊曲槛别人家”一语,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环境,隔着回廊,仿佛在窥视他人的生活,而“征鸿外,风冷夕阳斜”则进一步强调了夕阳西下时的凄凉,营造出一种孤独感。随后“灯暗鼓三挝”,以昏暗的灯光和轻敲的鼓声,传递出一种低沉的情绪。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诗末“梧桐雨,和泪滴寒莎”,更是将孤独和悲伤推向高潮,雨声和泪水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上高楼接海霞:高楼之上,海面上霞光照耀,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
  2. 疏林藏不尽欲栖鸦:树林稀疏,乌鸦的栖息之地无限,寓意内心的孤独。
  3. 回廊曲槛别人家:回廊蜿蜒,隔着他人的院落,暗示对他人生活的窥探。
  4. 征鸿外,风冷夕阳斜:大雁归来,微风中带着冷意,夕阳斜照,增添了孤独感。
  5. 灯暗鼓三挝:昏暗的灯光和轻声的鼓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望中烟隐树月笼沙:烟雾缭绕,树影朦胧,月光笼罩沙滩,意象迷离。
  7. 白云如梦绕天涯:白云如梦,环绕天涯,表现诗人的思绪和理想。
  8. 梧桐雨,和泪滴寒莎:细雨如丝,泪水滴落,传达深刻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白云如梦”形象地表现了梦幻般的意境。
  • 拟人:烟雾、月光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表现。
  • 对仗:如“灯暗鼓三挝”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楼、夕阳、孤雁等意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孤独和悲伤的感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人类的追求与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孤独。
  • 海霞:象征美好与广阔,表现诗人的向往。
  • 疏林、鸦:表现孤独和思乡之情。
  • 征鸿:象征离别与归来,勾起诗人的思乡情怀。
  • 灯暗、鼓声: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氛围。
  • 白云如梦: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的不可及。
  • 梧桐雨:寓意悲伤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城上高楼接海霞”中的“海霞”指的是什么? A. 海上的云彩
    B. 海边的夕阳
    C. 海洋的美景
    D. 海岸的风光

  2. “灯暗鼓三挝”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宁静
    C. 欢乐
    D. 兴奋

  3. “梧桐雨,和泪滴寒莎”中“寒莎”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爱情
    D.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基的《小重山》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基更注重孤独的情感,而苏轼则表现出更为开阔的胸怀和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四 水调歌头 其三 题壁二首 祷正一真君 绝句 满江红·人世何为 西江月·万汇阳春吐秀 西江月·达磨西来说道 西江月·面目本来是道 水调歌头·我有一竿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篦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幺字旁的字 不食周粟 贝字旁的字 啼魂 邑字旁的字 塞诘 暗中倾轧 维护 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蔽风雨 牛山之悲 齐纨素 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势不两存 父字头的字 坐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