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1: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1:04:52
原文展示:
宣徽太尉郑公挽词二首 其二 宋祁 〔宋代〕 谁为云亡恨,曾无可赎身。 江山归国路,桃李泣蹊人。 追册君恩厚,题功史笔新。 所嗟经济事,不及相平津。
白话文翻译:
谁能消除对郑公逝去的遗憾,他的生命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赎回。 他的功绩如同江山归于国家,他的美德如同桃李让路人感动落泪。 追封的册文显示了君主的深厚恩情,他的功绩被史书记载,永垂不朽。 只可惜他在经济治理上的才能,未能像平津侯那样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为宣徽太尉郑公的逝世而作,表达了对郑公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功绩的赞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宣徽太尉郑公逝世后所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郑公的敬仰和对其逝去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臣的重视和对人才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郑公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郑公功绩的赞扬和对人才的珍惜。诗中“江山归国路,桃李泣蹊人”一句,用江山和桃李来比喻郑公的功绩和美德,形象生动。而“追册君恩厚,题功史笔新”则显示了郑公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在历史上的地位。最后两句“所嗟经济事,不及相平津”,则表达了对郑公在经济治理上未能充分施展才能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惋惜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郑公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珍惜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江山归国路”比喻的是什么? A. 郑公的功绩 B. 郑公的美德 C. 郑公的逝世 D. 郑公的政治地位
诗中“桃李泣蹊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郑公的敬仰 B. 对郑公的哀悼 C. 对郑公的遗憾 D. 对郑公的赞扬
诗中“所嗟经济事,不及相平津”表达了什么? A. 对郑公的敬仰 B. 对郑公的哀悼 C. 对郑公的遗憾 D. 对郑公的赞扬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