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41
太古安知虙与尧,
茹毛饮血自消摇。
不须追咎为书契,
初结绳时俗已浇。
在太古时期,谁会知道虙(指虞舜)和尧(指尧帝)呢?
那时人们吃生肉、喝血,生活得很不安定。
不必追究古代的约定俗成,
因为在最初结绳记事的时候,风俗已经逐渐形成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国家,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尤其以诗歌见长。
《太古》是陆游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写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古代社会状态的思考,反映出对文明进程的关注与批判。
《太古》一诗,陆游借古代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与批判。诗中提到的“太古”不仅是时间上的遥远,更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追溯。通过对“茹毛饮血”的描绘,陆游描绘了人类在文明未开化时期的粗糙与不安,这种对立的描绘使得理想的“虙与尧”显得更加宝贵。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不必追究书契的责任,因为风俗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宽容,也反映了陆游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解和思考。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有力,语言上生动形象,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历史责任感。通过对古代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古代风俗的思考。
“太古”指的是哪个时期?
诗中提到的“虙与尧”象征什么?
“茹毛饮血”描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答案: 1-B,2-B,3-B
陆游的《太古》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省,而杜甫则强调现实的苦难与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