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02
瑞鹤仙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暖烟笼细柳。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愁极。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暖烟笼罩着细柳树,轻柔的春风吹拂,像万缕千丝的丝线,年年春日依旧美丽。晴朗的风无边无际,比醇酒更浓烈,令情人醉得迷离。倚着栏杆,淡淡的花香在酒劲的作用下渐渐散去。面对那半掩的重门,黄昏的微月照耀着,院子里一片寂静。我感到深深的愁苦,不禁思念起往昔的情景,洞房佳宴正值寒食时节。游赏芳草的地方,正是在金谷与铜驼的陌路上。如今鱼雁沉沉无信,天涯间常常是泪滴。希望早日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在思念我。
周邦彦(1050年-1120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的词人及音乐家。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爱恋、离别等主题,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瑞鹤仙》创作于北宋时期,背景是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惆怅。诗人在春天的场景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瑞鹤仙》是一首表现春日美景与个人情感的词作。开篇“暖烟笼细柳”,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接着“弄万缕千丝”则采用了细腻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细腻与曼妙。词中“晴风荡无际”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边的自由,似乎在风中飘荡。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词人的愁苦逐渐浮现,“愁极”直白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他回忆起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洞房佳宴”,那种幸福的美好在心中挥之不去。最终,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在“鱼雁沈沈无信”中达到高潮,象征着对失联的期盼与无奈,透出一份深沉的孤独感。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既有春日的欢愉,也有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茫然,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情感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个人情感的孤独。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词人唤起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共鸣。
《瑞鹤仙》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阑干倚处”意指:
“鱼雁沈沈无信”主要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