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5:48
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
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
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
虚唱歌词满六宫。
这首诗写道:七位诗人中,谁能比得上您呢?曹操和刘备的才能也必须在您的指挥之下。荐衡(荐举人才的意思)过去曾经懂得文采的选拔,如今乞火(借火比喻助力)的人却无人能比蒯通那样出众。北极的楼台上,长久地挂着梦想;西江的波浪,远远地吞没着天空。可怜我的故乡,距离我有三千里远,而我只能在这里虚唱着歌词,充盈着六宫(古代宫廷)。
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杜牧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牧与友人张祜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故国的怀念。
杜牧的《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是一首抒情诗,透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开头即以“七子论诗谁似公”引入,表现出对张祜才华的赞赏,紧接着提到曹操和刘备,暗示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也未必能超越张祜的才情。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荐衡与蒯通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状的无奈。杜牧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示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并借此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北极楼台象征着梦想的追求,而西江波浪则象征着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可怜故国三千里”更是直抒胸臆,情感真挚而动人。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牧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故国的无限思念,节奏感和韵律感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杜牧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子”指的是哪些人?
A. 七位著名将领
B. 七位著名诗人
C. 七位历史人物
D. 七位文人
“乞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乞求财富
B. 借助他人之力
C. 寻求名声
D. 追求理想
诗中描述的“北极楼台”象征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理想与梦想
C. 思念故乡
D. 忘却过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