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50
别狄佩(梁公玄孙,旅于南国)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翠竹不着花,凤雏长忍饥。
未开凡霄翮,空把碧梧枝。
圣人奏云韶,祥凤一来仪。
文章耀白日,众鸟莫敢窥。
郁抑不自言,凡鸟何由知。
当看九千仞,飞出太平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翠竹没有开花,象征着理想未能实现;凤雏在饥饿中忍耐,暗示着有才华的人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未曾展翅飞翔,徒然依附于碧梧的枝头,说明才华被压抑。圣人演奏着韶乐,祥和的凤凰降临,象征着美好的前景。文章光耀如白日,然而众多鸟儿却不敢窥探,说明真正的才华是被低估的。郁抑的情感无法自言自语,普通的鸟儿又怎能理解?最终,作者希望能在太平盛世中,飞向更高的天空。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风格婉约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群玉南游之际,见南国景色的秀丽与人文的丰富,心中却有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故作此诗。
李群玉的《别狄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中“翠竹不着花”以竹子未开花的景象,隐喻了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在环境中无法展现自我,饱受孤独与饥渴的煎熬。接着“凤雏长忍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无情的。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的希望,借“当看九千仞,飞出太平时”来表达对理想实现的期待与信心。作者虽身处逆境,心中却始终怀抱理想,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展翅高飞,冲破束缚。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出对社会环境的深思,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社会中有才华的人因环境的压抑而感到无奈,但又不失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凤雏”指的是:
A. 年轻的凤凰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诗歌反映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忧伤
C. 失落与希望
D. 平静
“当看九千仞”中的“九千仞”指的是:
A. 高山
B. 河流
C. 海洋
D. 飞翔的高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