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周记室

《哭周记室》

时间: 2025-05-01 05:32:28

诗句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28

原文展示:

哭周记室 高启 〔明代〕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位远在万里之外的臣子,在楚地的春天唱着悲伤的歌。他曾漫不经心地期待再次见面,却没想到这成了永远的伤痛。主持祭祀的只有他孤独的侄子,而收集他诗作的则是他的故友。独自挥洒着听到笛声时的泪水,夕阳斜照在西边的邻居家。

注释:

  • 羁臣:指被贬或流放的臣子。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这里代指楚地。
  • 漫期:不经意地期待。
  • 永伤神:永远的伤痛。
  • 主祭:主持祭祀的人。
  • 孤侄:孤独的侄子。
  • 收诗:收集诗作。
  • 闻笛泪:听到笛声而流泪,暗喻对逝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是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高启为悼念一位远在他乡的朋友周记室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重逢的无望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高启得知周记室去世的消息后,感慨于两人之间的友情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远在他乡的臣子的悲歌,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诗中“万里一羁臣”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境遇,“悲歌楚水春”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主人公的悲伤心情。后两句“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直接抒发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无望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传达了深沉的哀痛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一羁臣”: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境遇。
  • “悲歌楚水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主人公的悲伤心情。
  • “漫期重会面”:不经意地期待再次见面。
  • “竟作永伤神”:没想到这成了永远的伤痛。
  • “主祭唯孤侄”:主持祭祀的只有他孤独的侄子。
  • “收诗有故人”:收集他诗作的则是他的故友。
  • “独挥闻笛泪”:独自挥洒着听到笛声时的泪水。
  • “斜日下西邻”:夕阳斜照在西边的邻居家。

修辞手法:

  • 对比:“悲歌楚水春”中春天的生机与主人公的悲伤形成对比。
  • 象征:“闻笛泪”象征对逝者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重逢的无望期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万里”、“羁臣”、“楚水”、“春”、“笛泪”、“斜日”。
  • 详细解释:“万里”和“羁臣”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境遇;“楚水”和“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对比主人公的悲伤心情;“笛泪”象征对逝者的思念;“斜日”则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羁臣”指的是什么? A. 被贬的臣子 B. 自由的臣子 C. 高官 D. 平民
  2. “悲歌楚水春”中的“楚水”代指什么? A. 楚地的河流 B. 楚地的山 C. 楚地的城市 D. 楚地的风俗
  3.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思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高启的其他悼亡诗,如《哭友人》等,以了解其对友情的表达。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梦李白》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高启诗选》、《中国古代悼亡诗选》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题惠山寺书堂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东郭居(效丘迟)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于后。上家山 忆登栖霞寺峰(效梁简文) 忆过润州 溯西江 过钟陵(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奉诏不之任) 泛五湖(效谢惠连) 移九江(效何水部。余自九江及今周一纪矣)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智珠在握 忔登 尘羁 行功 苦心孤诣 女字旁的字 不堪入耳 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条领 韭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三句不离本行 齒字旁的字 引领成劳 包含敷的成语 挨肩搭背 页字旁的字 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