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46
原文展示:
泛南溪(二首) 清辉泛悠悠,东与前溪合。 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 久行愁寂境,忽有人烟杂。 我欲发棹讴,渔师肯相答。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光辉缓缓流动,向东与前方的溪流汇合。 菱叶之间点缀着荷花,风吹来,秋意飒飒。 长时间行走在这愁闷而寂静的环境中,忽然间出现了人烟的杂乱。 我想要划船唱歌,不知渔夫是否愿意回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泛舟南溪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寻找人烟的渴望,以及对渔夫回应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泛舟南溪的景象,通过“清辉泛悠悠”和“菱叶间荷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诗中的“久行愁寂境,忽有人烟杂”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的孤独旅行后,突然发现人迹的惊喜和温暖。最后两句“我欲发棹讴,渔师肯相答”则展现了诗人对交流和回应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通过对夜晚泛舟南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清辉”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水面的反射光 C. 星光 答案:B
“菱叶间荷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上的景色 B. 水面的景色 C. 田野的景色 答案:B
诗人在“久行愁寂境”后,突然发现了什么? A. 动物的踪迹 B. 人烟 C. 城市的灯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