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时间: 2025-05-06 02:02:14

诗句

清远山前烟雨蒙,黄巢矶畔水连空。

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14

原文展示:

清远山前烟雨蒙,黄巢矶畔水连空。
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蓬。

白话文翻译:

在清远的山前,烟雨朦胧,黄巢矶旁的水与天空交融在一起。
我在这儿割芦苇和荻草,准备早饭,再砍些芭蕉叶来修补我的蓬棚。

注释:

  • 清远:形容山水清新遥远。
  • 黄巢矶:指的是黄巢所居之地,可能是地名。
  • 旋芟:旋,是“旋转、割”的意思;芟,指割草。
  • 芦荻:芦苇和荻草,常用作炊具材料。
  • :做饭。
  • :砍伐。
  • :草棚,简易的遮蔽物。

典故解析:

“黄巢”是唐末著名的起义领袖,这里可能代表着某种历史的沉淀与人们对自然的向往。黄巢矶作为地名,让人联想到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

创作背景:杨万里生活在南宋,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们在田园中寻找安宁,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写于晨曦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晨景,诗人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描写,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清远山前烟雨蒙”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似乎是清晨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给人以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而“黄巢矶畔水连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幅自然画卷,水天相接,意境辽阔,仿佛让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接下来的“旋芟芦荻炊朝饭”,诗人通过具体的生活动作,将读者带入了自己的日常,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做饭,更是在与自然对话,在与生命的本质相连。最后一句“更斫芭蕉补漏蓬”则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不易,但同时又表现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远山前烟雨蒙:描绘清晨山前的雨雾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黄巢矶畔水连空:黄巢矶旁的水面与天空相接,暗示辽阔与空灵。
  3. 旋芟芦荻炊朝饭:诗人开始割芦苇准备早饭,表现田园生活的朴实。
  4. 更斫芭蕉补漏蓬:继续砍伐芭蕉叶修补草棚,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对比。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诗歌节奏感。
  • 意象:水、山、芭蕉等意象交织,构成和谐美好的田园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在琐碎的日常中,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 清远山:象征清新与遥远的理想生活。
  • 烟雨:代表朦胧的自然美与诗人的情感。
  • 黄巢矶: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结合。
  • 芦荻:象征生活的基础与人们的日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黄巢矶”指的是哪种地方?

    • A. 山
    • B. 河边
    • C. 海边
  3. 诗中“更斫芭蕉补漏蓬”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消极
    • B. 乐观
    • C. 消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前者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自然的结合,而后者则倾向于理想化的自然生活。两者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杨万里集》
  • 《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登高 九日 九日旅情 九日客淮上有怀朱箴 九日抚州道中 九日即事 九日文德承吴子充二山人过访 九日偕兵宪周狮峰同年谯湫宾山游 其二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二 九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真除 包含颀的词语有哪些 摘瓜抱蔓 斗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圈钱 路叟之忧 砂閖钱 足字旁的字 魔头 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八的成语 棘榛 擗踊拊心 磨砺自强 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蹇之匪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