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水月寺

《游水月寺》

时间: 2025-05-04 02:06:16

诗句

菸日蔫云乍暑天,倦挹山寺借床眠。

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16

原文展示:

游水月寺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菸日蔫云乍暑天,
倦挹山寺借床眠。
清凉世界谁曾到,
却在红尘紫陌边。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弥漫的阳光下,乌云在炎热的夏天乍现,
我疲倦地在山寺中借床小憩。
清凉的世界谁曾到访过呢?
却只是在繁华的尘世与小路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菸日:烟雾弥漫的太阳,形容天气燥热。
  • 蔫云:形容乌云的状态,暗示天气的沉闷。
  • 倦挹:疲倦地汲取,意指因疲惫而在寺中借床休息。
  • 清凉世界:指一种理想的宁静、舒适的境地。
  • 红尘紫陌:比喻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街道。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红尘”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心态。

创作背景: 《游水月寺》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宁静、清凉生活的向往,渴望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寻求一处安宁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炎热夏日的午后,表现了诗人对清凉世界的渴望与对世俗烦扰的逃避。首句“菸日蔫云乍暑天”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夏天的闷热和不适,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接下来,诗人自述在山寺中借床小憩,展现了他向往宁静、与世隔绝的心态。

“清凉世界谁曾到,却在红尘紫陌边”两句则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理想的清凉世界似乎遥不可及,但又与现实的繁华生活紧密相连。这种对比不仅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揭示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逃避的困境。全诗清新自然,寓意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菸日蔫云乍暑天:描写了夏日阳光被烟雾笼罩,乌云乍现,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 倦挹山寺借床眠:表达了诗人因热而感到疲倦,在山寺中借宿休息的情景。
  • 清凉世界谁曾到:诗人问道,理想中的清凉世界到底有谁能真正到达。
  • 却在红尘紫陌边:说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繁华生活是相伴而生的,暗示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尘紫陌”比作繁华的世俗生活,增强了对比的效果。
  • 拟人:将“清凉世界”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表现出诗人对其的向往。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出对世俗纷扰的思考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菸日:象征炎热、麻木的状态。
  • 山寺:象征宁静、安逸的理想之地。
  • 清凉世界: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红尘紫陌:象征繁华喧嚣的现实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倦挹山寺借床眠”中的“倦”字是什么意思?

    • A. 疲倦
    • B. 喜悦
    • C. 轻松
  2. “红尘紫陌”用来形容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世俗生活
    • C. 诗人的内心
  3. 诗人描绘的“清凉世界”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地点
    • B. 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游水月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但王维更多地强调了自然的沉静与空灵,而杨万里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微雨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 初寒在告有感 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 秋风 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 将进酒 晦前二日夜欲晓自湖上归对残月独酌 闲居七首 其三 腊月十四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毛片甲 尣字旁的字 处之绰然 包含袒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高明远见 包含吏的成语 律则 铨考 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优贤扬历 环路 白日作梦 寸字旁的字 寇心 澍泽 工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