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发荆府赠长史

《初发荆府赠长史》

时间: 2025-05-07 23:46:40

诗句

□□□□□,□□□□□?

仍随五马谪,载与两禽奔。

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

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40

原文展示:

初发荆府赠长史
宋之问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启程前往荆州,想要赠送给长史一首诗。虽然我被贬谪,依然像五匹马一样,带着两只鸟一起奔赴。明主无法见我,群公也与我无缘言语。幸运的是,今天你遇到了圣明的君主,何必在意我这小小的遭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荆府:指荆州的官府。
  • 谪:被贬谪。
  • 明主:明智的君主。
  • 群公:众多的公卿。
  • 理虞翻:指个人的遭遇与理想的反差。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明主”可指当时的统治者,暗指诗人对政治的关切和对美好政治环境的向往。
  • “五马谪”指贬谪的沉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9年-713年),唐代诗人,字子京,号长安。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原因被贬。其诗风清丽,常表达对政治的关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被贬之际,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长史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初发荆府赠长史》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诗人在开篇直接抒发了自己刚刚出发的心情,带有一种期待与不安的情感。诗中“仍随五马谪”的叙述,既表明了诗人被贬的现实,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失落。接下来提到的“明主无由见,群公莫与言”,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失望的情绪,显示出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而“幸君逢圣日,何惜理虞翻”则转折出一种积极的情绪,尽管自己遭遇不幸,但仍然祝福长史能够遇到明君,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对他人前途的祝福,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发荆府赠长史:开篇引入,表明诗人启程的目的。
  2. 仍随五马谪:说明诗人的贬谪身份,带有沉重感。
  3. 载与两禽奔:比喻与他人一起奔赴,暗示孤独。
  4. 明主无由见:感叹自己的才能无法被明主所识。
  5. 群公莫与言:指出与权贵之间的隔阂,无法倾诉。
  6. 幸君逢圣日:祝愿长史能遇上明君,传递希望。
  7. 何惜理虞翻:对自己遭遇的释然,表达豁达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五马谪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衬:个人遭遇与他人前途的对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遭遇的描写,表达了对政治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府:象征着官职与权力的象征。
  • 五马:象征着贬谪的沉重与无奈。
  • 明主: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环境与美好未来。
  • 群公:象征着权贵与现实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主”指的是谁?

    • A) 当时的皇帝
    • B) 诗人
    • C) 长史
  2. 诗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什么态度?

    • A) 绝望
    • B) 豁达
    • C) 愤怒
  3. 诗中“仍随五马谪”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光辉前程
    • B) 诗人的贬谪身份
    • C) 诗人的荣华富贵

答案:

  1. A) 当时的皇帝
  2. B) 豁达
  3. B) 诗人的贬谪身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宋之问的《初发荆府赠长史》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个人遭遇与政治期望,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二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与崔录西别兼叙携手诗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送韦司马别诗 赠江长史别诗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赠诸游旧诗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寄江州褚谘议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外人 包含拆的词语有哪些 云施 手字旁的字 苏海韩潮 母字旁的字 蚕房 才兼万人 鬥字旁的字 布策 食字旁的字 包含腊的词语有哪些 风情月意 火字旁的字 征商 老而弥坚 学而优则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