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记十首 其五

《杂记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4-26 19:49:58

诗句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

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9:58

原文展示: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
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感慨。诗中提到河北地区的盗贼滋生,挑起了与海东夷(即指东夷地区的民族)之间的冲突。国家空虚,只有一些朋党之字在空谈,华夏大地的混乱则是由于党派之碑所引起的。

注释:

  • 河北贼:指的是河北地区的盗贼,象征社会的动乱。
  • 海东夷:古代对东夷民族(如今的东北地区部分民族)的称呼。
  • 空国:国家空虚,形容政治腐败,无法治理。
  • 朋字:朋党,指的是结党营私,暗指政治上的派系。
  • 党碑:指党派的标志或象征,暗示对社会动乱的根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秋崖,宋代词人、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而闻名。刘克庄在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之际,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外敌入侵的时期。政治腐败、朋党的兴起加剧了国家的混乱,因此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政治忧虑。诗的开头通过提及“河北贼”,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的根源,盗贼的滋生不仅是经济困窘的结果,更是政治腐败的体现。接着“挑致海东夷”则暗示了外患的威胁,内忧外患交织,使得国家的治理愈发艰难。

“空国坐朋字”中的“空国”不仅指代国力衰弱,还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圈内朋党的讽刺,这些朋党之人只顾自身利益,未能为国分忧。最后一句“乱华由党碑”则总结了社会动乱的根源,强调了党派之争对国家和民族的破坏,深刻揭示了政治斗争对社会安宁的影响。

整首诗采用简洁的语言,直白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当权者无能的控诉,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刘克庄通过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养成河北贼”:河北地区的盗贼滋生,暗喻社会的动乱。
    2. “挑致海东夷”:盗贼的滋生引发了与东夷民族的冲突,表明外患加剧。
    3. “空国坐朋字”:国家空虚,只剩下朋党之人相互依附,反映政治的腐败。
    4. “乱华由党碑”:华夏大地的混乱源于党派之争,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后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社会动乱与盗贼相提并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现状。
    • 象征:如“党碑”象征着党派之争引发的社会动荡。
  • 主题思想:诗歌深刻揭示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控诉,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思政治行为的后果。

意象分析:

  • 河北贼:象征社会动乱和治安问题。
  • 海东夷:外部威胁与民族冲突的象征。
  • 空国:国家虚弱和治理无能的象征。
  • 党碑:政治斗争与派系争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北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外敌
    B. 社会动乱
    C. 经济繁荣

  2. 诗中提到的“海东夷”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民族? A. 西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3. “空国坐朋字”中的“朋字”指的是? A. 朋友
    B. 朋党
    C. 文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忧虑的情感,但更注重个人情怀。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描写景色来引发对国家兴衰的思考,与刘克庄的直白批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的社会背景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月 其二 湘月 其一 湘月 湘月 湘月 湘月 湘月 湘月 戌春泛舟西湖赋此 湘月 湘月·八月十四夕集冰丝厂,依白石体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怪诞诡奇 包含咱的词语有哪些 金镶玉裹 杯残炙冷 西字头的字 邑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螳臂当辕 丿字旁的字 超尘拔俗 支字旁的字 男女老少 禅诰 鞫勘 民困 哈萨克斯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