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8:06
浪淘沙
师指炼金丹。牢锁金关。工夫进火莫交闲。向己澄心观内景,闪电眉间。妙用在泥丸。神思难看。愚迷不悟隔千山。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
这首诗通过炼金术的师父指点,强调修炼的过程和心境。要牢牢把握金丹的秘诀,修行时不要懈怠,要深入自我,观察内心的景象,像闪电般迅速。真正的妙用在于内心的觉悟,而神思却难以看清。愚昧和迷惑让我们与真理相隔千山万水。一旦领悟,就如同看到手掌的反射,出世的境界便不再困难。
《浪淘沙》的作者为宋代的某位诗人,虽然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体现了当时道教文化的影响,反映出对修行、内观的重视。
这首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试图通过炼金术和内观的比喻,传达修行的艰辛和领悟的喜悦。
《浪淘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炼金术的象征,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和智慧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内心的挣扎。诗中使用了大量的道教术语和意象,体现了道教所强调的内观和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诗的开头以“师指炼金丹”入手,设定了主题,强调了修行的指导和方向。接下来的“牢锁金关”则是对修行者的要求,提醒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坚定不移,不可松懈。随后,诗人提到“向己澄心观内景”,进一步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反思。
诗的意境逐渐深入,描绘了内心的景象和领悟的过程。诗中提到的“愚迷不悟隔千山”,深刻反映出人们在追求智慧时所遭遇的无知与迷惑。最后,诗人用“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来总结,强调领悟的瞬间将是出世的关键,展现了对智慧和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邃,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特质,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旨在强调修行的过程和内心的觉悟,通过自我反省和内观,达到智慧的境界,表达了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师指炼金丹”中的“师”指的是:
A. 学生
B. 老师
C. 同伴
D. 亲人
“牢锁金关”中“金关”主要指:
A. 财富
B. 关键的要素
C. 心灵的锁
D. 朋友
“愚迷不悟隔千山”中“愚迷”意为:
A. 智慧
B. 无知
C. 迷惘
D. 清醒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