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

时间: 2025-04-22 11:46:30

诗句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46:30

原文展示: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白话文翻译:

在武林我曾见过那最高的树枝,如今重逢却让人感慨万千,岁月仿佛令人迷惑。
面对阳光写下诗篇,必须要有美丽的凤求凰,如今我握着盾牌,渴望得到文采斐然的犀牛角。

注释:

  • 武林:指浙江省杭州市的武林地区,以风景秀丽闻名。
  • 最高枝:这里象征着高大、卓越的事物,可能暗指朋友或理想。
  • 百感重逢:重逢之时,百感交集,感慨多多。
  • 擘笺:撕开纸张,写诗或书信。
  • 彩凤:美丽的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 执楯:握住盾牌,象征保护和防御的能力。
  • 文犀:指高雅的文才或文笔,犀牛角常用来做书写工具。

典故解析:

  • 彩凤:常用于古代文学中,象征着高贵、美丽的事物,常和才子佳人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 文犀:指古代文人所用的书写工具,象征着文才与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伯宗,号少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花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日的花前,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抒发了对重逢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重逢的细腻感受。开篇以“武林曾识最高枝”引出情感,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诗中“百感重逢岁月迷”,不仅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也隐含了岁月流逝带来的迷惘与感慨。接下来,诗人用“向日擘笺须彩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强调了创作的美好与高雅,最后的“如今执楯要文犀”则展现了诗人对文才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自我要求。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诗意,既有自然的美,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武林曾识最高枝”:回忆与朋友的美好时光,象征着高峰与卓越。
    2. “百感重逢岁月迷”:重逢时的复杂情感,岁月的变迁带来的迷惑和感慨。
    3. “向日擘笺须彩凤”:对美好创作的向往,表达出渴望与追求。
    4. “如今执楯要文犀”:强调对文才的追求,象征着文化与智慧的力量。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彩凤”比喻美好的文采。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文采的追求,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最高枝”: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峰。
  • “彩凤”:象征着美好与高雅,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文犀”:象征着智慧和文化,代表着诗人对文笔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武林曾识最高枝”中的“最高枝”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理想
    • C. 高峰
    • D. 花
  2. “百感重逢岁月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忧伤
    • D. 迷惑

答案

  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与义的诗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集中在对友人重逢的感慨上,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强调人生的快意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张丞相十首 豆叶黄 次折枢留题雪峰韵 题忠上人墨梅 菩萨蛮 喜钱申伯病起二首 其二 青玉案(生朝) 杨柳枝(席上次韵曾颖士) 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 水调歌头 其一 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衔勇 断纸余墨 歹字旁的字 包含赊的词语有哪些 鹤知夜半 情深一网 病字头的字 白楂儿 敷展 龝字旁的字 持危扶颠 禄禄 兼土 梦尸得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