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拒霜

《拒霜》

时间: 2025-05-05 20:59:11

诗句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

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9:11

原文展示: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悽凉。
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即使在霜降的季节,花朵依然开放,给我的家带来了温暖。尽管天地之间一片凋零、肃杀,草木却依然散发着芬芳。在一个道人的宴会上,侍女们穿着古代的妆扮,浓厚的露水湿润了她们的红润脸庞,西风轻轻吹动着她们的绿色衣裳。

注释:

  • 拒霜:指抵挡霜冻,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吾宇:我的家,表示温暖的环境。
  • 肃杀:形容秋冬季节的冷酷与凋零。
  • 芬芳:形容香气,草木的生机与活力。
  • 道人:道教的修行者,具有超凡脱俗的象征。
  • 侍女:在宴会中侍奉的女子,通常穿着华美的服饰。
  • 丹脸:红润的脸庞,形容女子的美丽。
  • 西风:指秋冬的风,带有凉意。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道人”和“侍女”的设定,反映了中国古代道教文化与士人阶层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季常,号浩然,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拒霜》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诗人在严冬的季节中,通过描绘盛开的花朵和芬芳的草木,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拒霜花已吐”一句,既表现了花朵的坚韧,也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的不屈精神。接着,诗人通过“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世间的冷酷,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诗的后半部分转到宴会场景,道人与侍女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此处的侍女,既是美的象征,又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她们的妆容与服饰,搭配着浓露与西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优雅的氛围。在这一场景中,诗人似乎想要表达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当下美好的珍惜。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的力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拒霜花已吐”:即使霜降,花仍然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持。
    2. “吾宇不悽凉”:我的家中并不感到寒冷,表现出一种温暖的生活环境。
    3. “天地虽肃杀”:外界环境虽然严酷,但内心依然向往美好。
    4. “草木有芬芳”:草木依然散发着香气,生命的活力依旧存在。
    5. “道人宴坐处”:描绘了一幅道教士人聚会的场景。
    6. “侍女古时妆”:让人回想到古代的美丽形象,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氛围。
    7. “浓露湿丹脸”:露水使女子的脸庞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8. “西风吹绿裳”:西风轻拂,增添了动感与生机。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肃杀”与“芬芳”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 拟人:草木被赋予了生命的特征,使自然富有情感。
    • 象征:花、草木、侍女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生活的勇气。

意象分析:

  • :象征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美好与希望。
  • 草木:体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是生命的象征。
  • 道人:代表超脱世俗的思想,体现哲学与智慧。
  • 侍女:象征古代文化的传承与美的追求。
  • 露水:代表清新与纯洁,增添了诗的柔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拒霜花已吐”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顽强
    C. 自然的冷酷
    D. 人生的无奈

  2. “浓露湿丹脸”中的“丹脸”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红润的脸庞
    C. 清晨的露水
    D. 绿色的衣裳

  3. 诗中描写的宴会场景中,侍女们的妆扮有什么特点? A. 时尚
    B. 古典
    C. 朴素
    D. 粗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师》——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凄凉与生命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枯荣,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寄托。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时代的感悟与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路重寻 祝英台近·宿酲苏 祝英台近·夏初临 祝英台近 送陆云士之任郏县 祝英台近 舟夜闻箫 祝英台近 重过余氏园 祝英台碧鲜庵 祝英台近 其八 烧香词 祝英台近 露寒小立图 祝英台/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斤使 越分妄为 支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你吹我捧 单窭 浓浓郁郁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县薄 面字旁的字 食肠 金字旁的字 一身五世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末由也已 乛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情属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