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路晓行

《山路晓行》

时间: 2025-05-06 01:55:39

诗句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微泉不知处,玉佩鸣深丛。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轻佳境,过客意无穷。

山木好题诗,恨我行匆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39

原文展示: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微泉不知处,玉佩鸣深丛。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轻佳境,过客意无穷。
山木好题诗,恨我行匆匆。

白话文翻译:

两座山崖夹着晨月,万壑之间传来秋风。
今天究竟是何日,孤独赏景无人同伴。
石路蜿蜒环绕岩石,云气弥漫青色朦胧。
篱笆车轻拂着露水枝,惊起了小仆童的惊呼。
微弱的泉水不知流向何处,玉佩在茂密的丛林中轻声作响。
我一生仰慕李白的豪情,得此行程在旅途中。
居住在这里的人轻视美好境地,过路的客人却意兴盎然。
山中树木适合题诗,唯恨我行程匆匆。

注释:

  • 晓月:晨晨的月亮。
  • 万壑:形容众多的山谷。
  • 篮舆: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通常是用竹子制成的。
  • 慕李愿:指对李白的景仰与向往,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义甫,号元白,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福建。其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山间的晨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孤独赏景的感慨。诗人在行旅中,感受到山水的幽静与美丽,内心却又有些许惆怅。

诗歌鉴赏:

《山路晓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清晨的山间行走,生动地展示了山水的清幽与美丽。开首两句“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凉爽,月亮与秋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诗人用“孤赏莫与同”表达了自己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到孤独的心情,虽然周围的景色令人陶醉,但无伴同行,分享美景的快乐却显得格外孤单。

后面的画面描写如“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展现了路途的曲折与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感。而“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则通过小仆童的惊呼,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微泉与玉佩的声音,仿佛让人沉浸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

全诗的最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惋惜,居住此地的人对美景的轻视,与过客的无限感慨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崖夹晓月:描绘了两侧山崖之间的晨月,展现早晨清新宁静的氛围。
  2. 万壑分秋风:千山万壑之间传来秋风,感觉到季节的变化。
  3. 今朝定何朝:诗人怀疑今天究竟是何日,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孤赏莫与同:独自欣赏美景,无法与人分享,增加了孤独感。
  5. 石路抱岩转:石头铺成的路环绕着岩石,描绘出山路的曲折。
  6. 云气青濛濛:云气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7. 篮舆拂露枝:轻便的车子拂过露水沾湿的树枝,生动地描绘了行旅的情景。
  8. 乱点惊仆童:小仆童因惊动而发出声响,表现出生活的气息。
  9. 微泉不知处:小泉水流动的方向难以捉摸,暗示了一种神秘感。
  10. 玉佩鸣深丛:玉佩在丛林中碰撞,发出轻声的响声,增加了诗的音韵美。
  11. 平生慕李愿:表达对李白的向往,抒发诗人的豪情与追求。
  12. 得此行旅中:此时此刻的旅行中,感受到李白豪放的精神。
  13. 居人轻佳境:居住在此的人对美好环境漠不关心。
  14. 过客意无穷:过路的旅客却充满了感慨,体现出对美的珍视。
  15. 山木好题诗:山中的树木适合写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16. 恨我行匆匆:感叹自己行程匆忙,无法细细品味美景。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篮舆拂露枝”将车子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感;“两崖夹晓月”和“万壑分秋风”对仗工整,形成优美的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孤独与追求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月:象征新生与希望。
  • 秋风:代表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无常。
  • 石路:象征人生的道路,曲折而难行。
  • 微泉:象征生命的细腻与幽静。
  • 玉佩:象征高雅与文人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今朝定何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怀念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美景的欣赏

  2. “篮舆拂露枝”中“篮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食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文具

  3. 诗人对李白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拜
    c) 忘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展示对山水的热爱与豪情。

诗词对比

  • 陈与义的《山路晓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但陈与义更强调个体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上均使用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馆驿刘巡官 赠别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齐安早秋 遣兴二首 残句 别李谱 早出洞仙观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陪崔璞侍御和崔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囊櫜 彐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千仓万箱 挥戈退日 停工待料 貝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生别死离 移丘换段 颜帢 耳食之徒 犀骨 枣儿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