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39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微泉不知处,玉佩鸣深丛。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轻佳境,过客意无穷。
山木好题诗,恨我行匆匆。
两座山崖夹着晨月,万壑之间传来秋风。
今天究竟是何日,孤独赏景无人同伴。
石路蜿蜒环绕岩石,云气弥漫青色朦胧。
篱笆车轻拂着露水枝,惊起了小仆童的惊呼。
微弱的泉水不知流向何处,玉佩在茂密的丛林中轻声作响。
我一生仰慕李白的豪情,得此行程在旅途中。
居住在这里的人轻视美好境地,过路的客人却意兴盎然。
山中树木适合题诗,唯恨我行程匆匆。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义甫,号元白,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福建。其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山间的晨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孤独赏景的感慨。诗人在行旅中,感受到山水的幽静与美丽,内心却又有些许惆怅。
《山路晓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清晨的山间行走,生动地展示了山水的清幽与美丽。开首两句“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凉爽,月亮与秋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诗人用“孤赏莫与同”表达了自己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到孤独的心情,虽然周围的景色令人陶醉,但无伴同行,分享美景的快乐却显得格外孤单。
后面的画面描写如“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展现了路途的曲折与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感。而“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则通过小仆童的惊呼,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微泉与玉佩的声音,仿佛让人沉浸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
全诗的最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惋惜,居住此地的人对美景的轻视,与过客的无限感慨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篮舆拂露枝”将车子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感;“两崖夹晓月”和“万壑分秋风”对仗工整,形成优美的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孤独与追求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今朝定何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怀念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美景的欣赏
“篮舆拂露枝”中“篮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食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文具
诗人对李白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拜
c)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