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7:39
原文展示:
寄峡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契自西台叙,亲从昭德论。 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 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 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郭郎中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能相见的遗憾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诗中,“契自西台叙,亲从昭德论”描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经历。“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名声的谦逊和对郭郎中的敬仰。“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抒发了对未来相见的渴望。“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则流露出对未来相见时自己可能被遗忘的担忧。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寄给峡州使君郭郎中的三首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作者与郭郎中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能相见的遗憾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与郭郎中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契自西台叙,亲从昭德论”一句,既表达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又暗示了他们共同的经历和价值观。“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则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名声的谦逊和对郭郎中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感慨。“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抒发了对未来相见的渴望,而“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则流露出对未来相见时自己可能被遗忘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与郭郎中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能相见的遗憾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契自西台叙”中的“西台”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官署名 B. 地名 C. 人名 D. 诗名
诗中“名声盖前辈,牢落愧清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谦逊 C. 愤怒 D. 悲伤
诗中“既见未知日,因风聊自存”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望 C. 恐惧 D. 绝望
诗中“祇愁千里面,识我故尘昏”中的“尘昏”比喻什么? A. 被遗忘 B. 孤独 C. 迷茫 D. 痛苦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