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34
游禹门寺观瀑
作者: 秦仁 〔清代〕
好峰藏古寺,
飞瀑下晴川。
万籁此俱寂,
千寻独自悬。
殷雷松径里,
转石禹门前。
不是忘机客,
相看亦冷然。
在美丽的山峰后隐匿着一座古老的寺庙,
飞流直下的瀑布映衬着明亮的河流。
四周万物都显得宁静无声,
这瀑布却独自悬挂在千寻的高空。
雷声轰鸣在松林小径之中,
溪水转过石块流向禹门前。
我们并不是忘却世俗烦恼的客人,
只是相对而视,心中却冷漠无言。
秦仁,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描绘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游禹门寺观瀑》创作于秦仁游览禹门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内心情感的反思。禹门寺以其壮丽的瀑布和古老的寺庙而闻名,是文人墨客游览之地。
《游禹门寺观瀑》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与心境的诗,通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好峰藏古寺,飞瀑下晴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高峰后隐匿的古寺与奔流不息的瀑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厚重。
接下来的“万籁此俱寂,千寻独自悬”则将烘托出的宁静推向了极致,四周的寂静与瀑布的壮观相互映衬,使得这幅画面更加生动而立体。诗中提到的“殷雷松径里,转石禹门前”,更是将自然的声音与景象融汇在一起,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
最后两句“不是忘机客,相看亦冷然”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尽管身处如此美好的自然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依然冷漠,仿佛在质问人们是否真的能够忘却世俗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全诗在美景与冷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与冷漠,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好峰”指的是什么?
A. 古寺
B. 美丽的山峰
C. 瀑布
“万籁此俱寂”中的“万籁”是什么意思?
A. 万物
B. 山川
C. 声音
诗中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A. 亲密
B. 冷漠
C. 友好